因中日纷争,日本网民喊出“抵制中国大米”;话音未落,中国米已被抢光   不少右翼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1-25 14:23:56

因中日纷争,日本网民喊出“抵制中国大米”;话音未落,中国米已被抢光   不少右翼网民在网上跳得挺欢,扯着“抵制中国货”的旗子,专门把矛头对准中国大米,放狠话说“饿死都不碰中国米”,还瞎编说中国大米“农药超标”,恨不得给每粒米都贴上“反华”标签。   结果这话刚在网上传了不到一天,东京、大阪的超市里就出现了反转:标价2980日元(合人民币135块)的10斤装中国大米,刚摆上货架就被抢得连个影子都没剩下;旁边那些4000到5000日元一袋的本土大米,倒没人搭理,孤零零地杵在那。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却完全反过来,这反差比超市里的价签差得还离谱。   其实这场闹剧还是跟日本的粮价有关,日本总务省刚出的数据说得很清楚,10月核心CPI同比涨了3.0%,已经连续50个月上涨了,物价涨势根本刹不住。   单说大米,今年10月同比就涨了40.2%,一袋5公斤的大米均价都冲到4316日元了,合人民币快200块,不少日本人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大米都快成奢侈品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去年一年日本就有超过2万种食品涨价,巧克力、猪肉、蔬菜全在涨,今年这势头还没停。普通家庭光是买菜做饭的钱,每个月都在往上涨,兜里的钱早就不够花了。   这种时候还喊“抵制中国大米”的,要么是不用自己掏腰包买米的政客,要么是活在网络气泡里的极端分子;真正要算计柴米油盐的老百姓,谁会把这种空洞口号当回事?   中国大米能在日本成“抢手货”,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性价比和硬品质。那些喊着“中国米不好”的人,恐怕连最新的食味评比结果都没看过。   就在2024年11月,日本广岛的优质粳稻品鉴会上,吉林的3个水稻品种在中日专家的盲评里脱颖而出,打分标准可是参照日本最顶尖的新潟越光米,从外观、香味到硬度、粘性一一细评。   更早之前,江苏的南粳“双子星”还在日本捧回了“特别优秀奖”,要知道日本对稻米品质的评价标准可是世界公认的严苛,能在他们的主场拿奖,品质早就经住了考验。   买过中国米的日本主妇说得实在:“煮出来又香又糯,口感一点不比本土米差,价格却便宜快一半,为啥不买?” 这种“好吃不贵”的评价,比任何谣言都有说服力。   更讽刺的是,这场所谓的“抵制”从根上就是个伪命题。日本农林水产省自己都清楚,中国大米在日本市场的占比本就不高,根本算不上“威胁”,可右翼偏要拿它当靶子,本质上就是想转移国内矛盾。   日本的粮食问题从来不是“进口中国米”造成的,而是他们自己的农业政策积弊已久。为了抬高米价保护本土农户,日本长期搞“减反政策”,故意缩减水稻种植面积,农业人口又老龄化严重,产能早就上不去了。   加上农协垄断了流通环节,从收购到零售层层加价,最后把成本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形成了“政府护着农协,农协坑着百姓”的怪圈。   现在粮食涨价压得民众喘不过气,右翼不想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跳出来甩锅中国,这种套路和之前高市早苗拿台海问题刷存在感如出一辙,都是用对外强硬掩盖对内无能。   有意思的是,就在右翼闹得最欢的时候,日本官方的态度却透着心虚。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刚在东京达成二十项共识,其中就明确提到要加强食品安全合作,还鼓励双方扩大贸易。   王毅外长在对话里说得很明白,中日贸易连续15年保持3000亿美元的高水平,互为机遇不是风险。连日本经济界都在忙着组团访华,想扩大在华投资,那些喊着“抵制”的极端分子,根本代表不了日本的主流民意,更挡不住经贸合作的大趋势。   就像日本前外务省官员孙崎享说的,中日关系改善势头来之不易,真正有识之士都在盼着增进互信,而不是搞这种伤己伤人的闹剧。   超市里被抢空的中国大米,其实戳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民生从来都比政治口号更实在。对普通日本人来说,每天的日子不是靠网络上的叫嚣过的,而是靠厨房里的一碗米饭、餐桌上的一盘菜过的。   中国大米用品质和价格赢得了市场,这是消费者用钱包投出的票,不是右翼几句谣言就能推翻的。更重要的是,这出闹剧也让外界看清了日本社会的分裂——一边是政客和极端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煽风点火,一边是普通民众在生活里用实际行动做出理性选择。   现在日本的粮食涨价潮还没停,帝国数据库预测2025年上半年又有6000多种食品要涨价,平均涨幅还要超过18%。在这种情况下,和中国搞贸易对抗,最后吃亏的还是日本老百姓。   那些喊“抵制中国米”的人,要是真有本事,就去解决日本的农业垄断问题,去把飙升的粮价降下来,而不是在网上对着一袋大米撒气。   毕竟,货架不会说谎,民生更不会说谎,这场自导自演的抵制闹剧,终究只会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也让日本人自己看清,谁在真正为他们的生活着想,谁又在拿他们当政治博弈的棋子。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