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原定于11月25日访问东方大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已经取消

文史小将 2025-11-25 11:48:44

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原定于11月25日访问东方大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已经取消或推迟。 高市早苗一句话,几乎把本来已经打点妥当的日本企业行程浇了个透心凉。 原本定在 11 月 25 日直飞中国的航班上,机舱里本该载满丰田、索尼、松下等企业的合作文件和谈判资料。 二十多家顶级日企的代表,几个月来几乎每天在线开会、调试 PPT、对接合同,甚至连签约顺序、握手顺序都排好了。 结果,高市在国会里一句“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把“存亡危机”几个字像钉子一样钉在了政治红线上,让整个日本商界的算盘瞬间乱了节奏。 对汽车产业的冲击最为直接。 表面上,丰田、日产等高管还保持着体面,但私下里几乎人人都在骂娘。 原本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翻身计划,现在被韩国 LG新能源悄悄抢了先,苏州的动力电池合资厂订单被截走。 这本是日系车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翻盘机会,现在连机会都没了。要知道,2024 年中国新能源销量超过 1286 万辆,占全球近一半,这市场不是丢了单的问题,而是直接被甩出了趋势列车。 不仅是产线升级计划被迫叫停,设备被滞留在海关,人员也无法动身,每一天的停滞成本就相当可观。 按照计算,仅丰田一家的停工维护,每月就要消耗约 8000 万美元。 回想 2012 年“钓岛风波”,当年全日空和日航眼看着 5.2 万个座位空置,日系车销量直接腰斩,丰田甚至停掉两条生产线止损,如今类似情况又上演,但代价更高——不只是整车,还包括半导体、关键零部件这些核心产业链。 日本半导体行业尤其紧张。东京电子每年从中国获得约 20 亿美元利润,但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光刻胶、涂胶显影机,甚至螺丝钉的供应都必须精密安排。一边要面对美国的出口限制,14 纳米以下产品几乎无法外销,一边又得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生怕稀土、镓、锗断供。数据显示,日本约 92% 的镓来自中国,这直接关系到索尼图像传感器等高端产品能否生产。 更讽刺的是,日本政府忙着配合美国搞所谓围堵,中国市场却依旧在创造利润。应用材料公司 2025 年在华销售额增长 28%,而长江存储的 128 层 3D NAND 闪存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原本想保持的技术差距,被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无形地缩短。日本企业本以为可以拖几年,现在却被迫加速应对国产替代。 贸易振兴机构原本安排好的 24 场商务活动,从高端研讨会到一对一洽谈,如今全被迫中断。旅游和机票退订情况同样惨烈,54 万张机票退订,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计划瞬间打了水漂。去年水产品禁令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当时扇贝、海参等库存堆积,损失超过 1100 亿日元。 现在企业面临的局面是,生意可能谈成了,但根本无法履行合同,任何前期投入都可能打水漂。 在首相言论的压力下,日本企业只能暂时停手,避免成为舆论的靶子。与此同时,德国和韩国的竞争对手正趁机在中国市场抢占份额。 对于政客来说,这只是台上逞强的一句政治话,但对于每天算成本、看财报的企业来说,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政治账和经济账从来无法割裂,这一次,日本商界又得在寒风中替首相的任性承担风险。谁先冒头,就可能成为被指责“赚脏钱”的对象,只能按兵不动,等待局势缓和。

0 阅读:398

评论列表

凉冰

凉冰

3
2025-11-25 15:29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只要不发生三战,中国会越来越强,而美国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不要急,慢慢来,能兵不血刃瓦解美国,日本就只是毡板上的肉而已。

Locky

Locky

2
2025-11-26 03:20

油多的是,榨榨呗。

猜你喜欢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