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的体操名将桑兰现状,2013年嫁给身价千万的富豪丈夫,婚后被丈夫和儿子宠上天。 桑兰家客厅的角落里,放着一把用了8年的轮椅,扶手上有几处细微的磨损。 那是2017年黄健特意为她定制的,比普通轮椅宽5厘米,坐上去更舒服,扶手内侧还贴了防滑的软胶。 每次黄小宝帮妈妈推轮椅时,都会下意识摸那处磨损的地方,他记得小时候总爱趴在扶手上跟妈妈聊天,时间长了就磨出了印子。有次他问妈妈“要不要换个新轮椅”,桑兰笑着摇头“这个坐着习惯,再说有你的痕迹呢”。 书房的抽屉里,锁着一本2002年的笔记本,纸页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有些地方还能看到墨渍。 这是桑兰刚上北京大学新闻系时用的,那时候她手抖得厉害,写一个字要停顿好几次,有时候写歪了就划掉重写,一页纸往往要写半个多小时。 黄健偶尔会帮她整理这本笔记,每次都小心翼翼的,他记得有天晚上桑兰写笔记写到流泪,却还是咬着牙说“再写一页就睡觉”。 后来这本笔记成了桑兰的“宝贝”,她说“看到它就想起那时候的自己,没白坚持”。 电视柜上摆着一个迷你奥运火炬模型,底座刻着“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桑兰”。 这是当年她完成火炬传递后,组委会送的纪念品。真实的火炬传递那天,她手里握的是自己设计的辅助工具,能帮她固定火炬,避免手抖掉落。 黄健至今记得那天的场景,桑兰把火炬举过头顶时,阳光洒在她脸上,他在旁边紧张得手心冒汗,一直扶着轮椅不敢松手。 后来桑兰把模型递给黄小宝,跟他说“这是妈妈的奥运梦,你以后也要有自己的梦想”。 儿童房的玩具箱里,有一个旧足球,表面的皮都有点开裂了——这是黄小宝8岁时的生日礼物,桑兰特意让黄健选的,说“让孩子多运动,继承点运动基因”。 没想到黄小宝真的喜欢,每天放学都要在小区踢一会儿,有时候还会拉着黄健一起。 有次黄小宝踢完球,满头大汗地跑回家,跟桑兰说“妈妈,我以后要当足球运动员”,桑兰笑着摸他的头“好啊,妈妈支持你”,黄健则在旁边补充“别忘了写完作业再踢”。 那时候客厅里的笑声,比平时都要响亮。 书架的最上层,放着一本红色的公益证书,上面写着“桑兰女士捐赠50万元用于骨科患者帮扶”。 这是2016年“桑兰基金”成立时发的,那笔钱是桑兰攒了好几年的积蓄,当时黄健问她“不再多留点儿吗”,她摇摇头说“能帮到别人,比什么都强”。 后来桑兰去特殊学校做公益,总会带着这本证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跟孩子们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有次一个孩子问她“阿姨,我也能像你一样帮别人吗”,桑兰笑着点头“当然能,你比阿姨厉害”。 卧室的床头柜里,放着一张2014年的照片,上面是刚出生的黄小宝,被桑兰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 那天在北京航空总医院,桑兰刚做完剖腹产手术,脸色还很苍白,却坚持要抱一抱孩子。 黄健站在旁边,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后来洗出来放在床头柜里,每天睡前都会看一眼。 桑兰有时候会跟黄小宝说“你刚出生的时候特别小,妈妈都不敢用力抱你”,黄小宝就会钻进她怀里“妈妈,现在我长大了,可以保护你了”——每次听到这话,桑兰的眼睛都会有点红。 阳台的收纳箱里,放着一套旧击剑服,上面印着“北京击剑队”的字样。 这是黄健年轻时的,他以前是击剑运动员,师从王首钢教练,师兄是叶冲。 2000年他认识桑兰时,还偶尔会穿这套衣服去训练,后来就收起来了,说“以后留给小宝当纪念”。 有次黄健翻出衣服给黄小宝看,跟他说“爸爸以前也是运动员,跟你妈妈一样喜欢运动”,黄小宝摸着衣服上的字样问“爸爸,你以前厉害吗”,黄健笑着说“没你妈妈厉害,你妈妈10岁就拿了五个冠军”。 书房的电脑里,存着一段2025年7月的直播录像,画面里的桑兰笑容从容,身后的背景是简单的书架。 那天直播有170多万人观看,黄健和黄小宝就坐在旁边,黄健帮她调整麦克风,黄小宝则举着小风扇。 直播结束后,桑兰跟他们说“今天好多人给我加油,真开心”。 每年结婚纪念日,桑兰都会把婚纱拿出来看一看,黄健则会准备她爱吃的蛋糕,黄小宝会画一张贺卡送给他们。 这些物件,有的旧了,有的还很新,却都藏着桑兰的故事。 有她的坚韧,有她的幸福,还有黄健和黄小宝的爱。就像桑兰常说的“这些不是普通的物件,是我人生的印记,每一个都很珍贵”。 而那些印记拼在一起,就是她27年轮椅人生里,最温暖也最精彩的篇章。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