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好!深圳海关关员巡逻时,发现一女子的长裙不对劲,一般长裙会很自然的下垂,可这名女子的长裙鼓鼓的,特别是臀部周围,比普通人大了2圈,且走路神色紧张,关员果断将其拦下,核查后果然发现问题,在女子黑色长裙内发现用红色、白色塑料袋捆扎的疑似活体鱼2袋,共计229条。 229 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居然被人藏在黑色长裙里想蒙混过关,合着这姐们是把移动鱼缸穿身上了? 经过海关关员的细致核查,从女子长裙内搜出的两袋活体鱼,最终确认全是平鳍鳅科鱼类。 这些鱼看着不起眼,细细长长的身子带着花纹,却是观赏鱼圈里的 “小众顶流”。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鱼的单价可不便宜,市面上一条能卖到80到150块不等,总价值直接从1.8万到3.4万之间。 更关键的是,这可不是普通的观赏鱼,而是货真价实的外来物种,一旦逃入我国本土水域,引发的生态灾难简直不敢想。 话说,海关小哥到底是怎么识破这“长裙藏鱼”的套路? 海关关员正在日常巡逻,目光扫过人群时,一个穿黑色长裙的女子瞬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不是因为长得特别,而是这走路姿势实在太怪异了。 正常穿长裙的人走路,裙摆会自然下垂摆动,可这位女子的裙子,尤其是臀部位置,鼓得像揣了俩装满东西的篮球,看着特别不协调。 更可疑的是她的动作和神态。 步子迈得又小又慢,走一步还得扶一下裙摆,双手死死按着裙子两侧,生怕里面的东西掉出来。 海关小哥稍微往她那边看一眼,她立马把头低下去,那紧张劲儿,简直就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 海关关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江湖,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有数了:“这指定有问题!” 当场就上前礼貌地喊住她,说要进行例行检查,这一查可就把藏在裙子里的秘密给揪出来了。 里面用红色、白色两个厚实的塑料袋紧紧捆着,袋口扎得严严实实,袋子里的小鱼还在不停扑腾,隔着塑料袋都能感受到它们的挣扎。 据女子陈某(化名)交代,她以为把鱼藏在裙子里,利用裙摆的遮挡就能逃过检查,没想到刚走到关口就被拦下了。 当真是荒唐!这操作不仅违法,还特别危险。 普通塑料袋把活鱼捆在身上,密不透气的环境里,鱼很容易缺氧窒息,到时候鱼死了不说,她自己也可能遭殃。 鱼身上的黏液、鱼鳞还有可能携带的病菌,直接贴在皮肤上,很容易引发过敏,要是被鱼刺扎到,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但这事儿最让人揪心的,还不是陈某的侥幸心理,而是这些外来平鳍鳅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这种平鳍鳅适应环境的能力超强,不管是清澈的河流还是有点浑浊的水域,都能存活。 而且繁殖速度惊人,一年能繁殖好几窝,一窝就能孵出几十条小鱼。 一旦它们不小心逃到本土水域,就会变成“生态杀手”。 时间一长,本土鱼类的数量会急剧减少,河流的生态结构会被彻底破坏,想要恢复可就难如登天了。 有网友疑惑:“是不是这大姐不知道这鱼是外来物种啊?可能就是觉得能卖钱,没考虑到生态问题?” 还有网友好奇:“小众观赏鱼这么贵吗?” 陈某这种既不申报又不检疫,还偷偷把外来活体鱼藏在身上的行为,已经明确违反了相关法规。 本来想赚笔快钱,结果鱼被没收了,自己还得掏钱罚款,搞不好还要坐牢,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生物安全真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关系到本土的生态平衡,一旦出了问题,后果根本无法挽回。 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遵守相关规定,别因为一时糊涂,给自己惹上大麻烦。 毕竟,守护生态安全,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啊! 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南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