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的财经媒体把销量第一、创造业界最快交付50万台的小米汽车说成“月销仅两万”;当国内的自媒体各种移花接木,把友商汽车的事故强行贴上小米汽车的标签;当国内一些所谓的科技博主、汽车博主不聊科技、不聊汽车,一个个化身文字博主,天天断章取义、咬文嚼字,在字里行间、只言片语里给小米找黑点……正常人就真的很难有一个通畅的渠道去真实地了解、评估小米汽车。这对于普通消费者、对于国产新能源产业都是件很遗憾的事。遗憾的是,好产品不是被更好的产品打败,而是深陷在黑公关饱和攻击之下正在被劣币驱逐……讽刺的是,小米作为一个中国汽车品牌,现在在国外收获的认可和赞扬反倒比国内多得多,从权威媒体到专业机构再到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无一例外都给予小米汽车极高的评价:-彭博社:YU7的出现已经在警示世界,中国汽车工业已如此强大。传统巨头若不能在产品和成本上匹敌,那就真的麻烦了。关税?那只是暂时的止痛药-彭博社底特律分处处长David Welch说:“小米立志打造比特斯拉更好的车,并且成功了。”-前通用汽车副总裁、现Caresoft总裁说:“当你对比,会发现小米YU7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胜过了Model Y。” -EV.com:“这可能是我驾驶过最完美的电动车。”其中EV.com的一段话我觉得挺能让国内一些同行汗颜的,“小米的优势不在于外观,而在于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对比之前有些媒体拿着雷军访谈时说的一句“好看是第一位的”各种断章取义,脱离访谈上下文恶意曲解,真的直抓本质,高下立判。事实上,从真实的市场表现、从真实消费者用钱投票产生的结果,我们很容易判断是谁评价小米汽车评价得更客观。但这也并不真意味着海外媒体就比国内媒体专业、权威。唯一的不同是,那些使坏招的友商目前还没大规模出海,没在海外舆论场使用钞能力操纵舆论而已,所以真实的声音容易被听见。而国内一些专业媒体对小米汽车的拆解、权威机构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测试,甚至包括央媒党媒对小米汽车的高度评价,不是没有,而是被各种饱和式攻击淹没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