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词作者田汉,在狱中结束了70载的生命,过了7年,他的妻子才得知,大家都说他走得冤,妻子却表示,他有福气...... 田汉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本名田寿昌,小名和儿。家里穷,父亲早逝,母亲靠织布拉扯三个孩子。他从小爱看村里戏班子演出,舅舅易象看他聪明,1912年送他去长沙师范上学,校长就是徐特立。那时候他就埋头苦读,成绩拔尖。1916年舅舅资助,他和表妹易漱瑜一起去日本留学,先想学海军,后来转东京高等师范,接触很多新戏剧,开始试着写剧本。 回国后,他在上海中华书局当编辑,和易漱瑜一起办《南国月刊》,推动新文化。1925年易漱瑜病逝,他伤心不已。临终易漱瑜介绍同学黄大琳给他,两人很快结婚,但没多久就分开。之后他遇林维中,两人通信多年,1929年正式结婚。1930年代,他创办南国社,组织演出,写出很多话剧,推动左翼戏剧运动。安娥那时作为工作人员出现,两人因共同爱好渐渐走近,1946年他和林维中离婚后,与安娥结合。 田汉一生创作不停,话剧歌剧60多部,电影剧本20多部,戏曲剧本24部,诗歌歌词近2000首。1935年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主题歌词,由聂耳谱曲成《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一出就火遍全国,成为抗日救亡最强音。后来新中国成立,这首歌定为国歌。抗日时期他四处奔波,还是坚持写爱国作品,给前方战士打气。新中国后,他继续在戏剧界工作,办学校,改编戏曲,推动事业发展。 1968年田汉已被开除党籍,身体本来就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关押期间病情加重。那年12月10日,他因心梗发作在北京医院去世,终年70岁。当时用假名处理后事,骨灰也没留真实身份。安娥那时和他分开多年,自己1956年中风半身不遂,行动不便,每天在家等消息,却一直没音讯。整整七年过去,1975年一位老友来访,才告诉她丈夫早已不在。 安娥听到后没哭闹,只是静静听着。来人和其他朋友都觉得田汉走得太冤,太苦,大家议论纷纷。安娥却摇头,说出那句他有福气。因为她知道,那时候很多人经受更长折磨,她觉得丈夫虽孤独离去,却少吃很多苦头,对他算一种解脱。安娥说完这些,没多久自己身体也垮了,1976年8月18日在医院去世,终年71岁。 1979年4月25日,北京八宝山举行田汉追悼会,正式恢复名誉。因为原骨灰丢失,只能象征性放他的剧本、唱片、眼镜和钢笔。会上宣读决定,参加的人低头默哀。他的作品重新上演,国歌每次响起,都让人想起他一生的贡献。那首《义勇军进行曲》传唱至今,激励一代代人。他的戏剧继续在舞台上演,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