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断”了! 日本开始慌了! 日本企业最担心的不是高市早苗会和岸田文雄一样“干做”(相似的发音是“差不多”意思),而是她会不会继续稀土出口限制之前那一套。森永正裕说,82%的稀土依赖进口,重稀土更是近100%依赖。日本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很重要,断供稀土会直接影响生产。 可能有人没概念,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要靠它才能有足够动力,半导体芯片的制造离不开它的精密特性,就连手机、空调这些日常用品,核心部件里都藏着稀土的身影。日本的丰田、本田这些车企,还有索尼、松下这些电子巨头,每天的生产线都得靠稳定的稀土供应撑着,一旦断供,机器停转、订单延误都是小事,长期下来整个产业都得跟着“掉链子”。 高市早苗显然没把企业的焦虑放在心上,上台后一门心思搞对华挑衅。先是在台湾问题上喊出越界言论,又跟着美国起哄指责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转头就和美国签了稀土合作协议,想拉着盟友建一个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她打得一手“如意算盘”,以为靠外交操作就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却忘了工业生产最讲究实际——中国不仅是稀土出口大国,更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这可不是随便找个盟友就能替代的。 日本这些年也不是没试过自救。一边砸钱研发无稀土产品,比如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就试着用不含重稀土的电机,结果性能比传统产品差了不少,扭矩直接低了18%;一边搞“城市矿山”,鼓励民众上交旧手机回收稀土,可三个月才回收了23万台,这点量连塞牙缝都不够。还有个更不靠谱的深海开采计划,想从南鸟岛海域的5500米深海里挖稀土泥浆,先不说技术难度多大,光成本就高得吓人,之前的采矿机还因为水压故障直接损毁了,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 找盟友帮忙也没好到哪去。高市早苗在G20峰会上忙着拉拢非洲国家,还和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组建了“稀土盟友圈”,可这几个国家加起来的加工产能还不到中国的1/5。印度的稀土矿就算挖出来,也得运到中国来精炼,形成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讽刺链”;美国的稀土矿虽然有储量,但提纯技术落后中国两代,炼出来的产品杂质超标,根本满足不了日本企业的高精度需求。 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的对华强硬态度,在日本国内居然还换来了支持率上涨,从11月初的63.8%升到了65%。这背后其实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刻意煽动,把中国的正当权益维护说成是“供应链威胁”,靠着制造外部对立转移国内矛盾。可普通民众没意识到,一旦稀土真的断供,最先受影响的就是就业和收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个岗位,半导体产业更是高科技领域的命脉,真要是生产停滞,最后买单的还是日本老百姓。 日本企业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高市早苗的政治操弄早就超出了经济理性。她为了迎合右翼、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把企业利益和民众福祉当成赌注,跟着美国搞对华遏制,却忘了中国不仅是稀土供应国,更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除了稀土,日本对中国的锗依赖度更是高达99%-100%,这种战略资源断供的话,5G基站、军工雷达都会直接瘫痪。 说白了,日本的困境根源在于自己的战略误判。明明是资源匮乏的岛国,却非要跟着霸权国家搞对抗,无视自身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稀土问题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反映的是日本在外交和经济上的双重短视——以为靠挑衅就能逼中国让步,以为靠结盟就能摆脱依赖,却不知道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卡谁的脖子,但对于损害我们核心利益的行为,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这一点日本政客该拎清楚了。 现在的局面都是高市早苗政府一手造成的,既想在政治上讨好右翼和美国,又想在经济上保住对华合作的红利,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日本要是真的想解决稀土依赖问题,首先该做的就是停止对华挑衅,回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而不是抱着冷战思维搞对抗。否则的话,别说稀土供应链保不住,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被拖入泥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高市早苗内阁 高日早苗 高市早苗下台 中方稀土战略 稀土关税 稀土出口危机 日本领导人早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