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美国一些智库提出了一个看似“高招”的计划——冻结中国的海外资产,作为应对台海局势的筹码。 金融领域的核武器被摆上谈判桌。这些智库专家们或许觉得,只要按下冻结资产的按钮,就能让对手屈服。他们似乎忘了,美元霸权的基础不是航母舰队,而是全球投资者对这套体系的信任。当瑞士都能随意冻结他国资产时,国际金融秩序早就站在了悬崖边上。 看看现实数据吧。中国持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美国国债持有量维持在8000亿美元水平。这种相互嵌套的金融生态,就像连体婴儿般难以分割。真要动手冻结,纽约华尔街的交易员会比北京金融街的同行更早感受到窒息。 还记得2022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的连锁反应吗?全球央行纷纷开始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黄金采购量创下55年新高。国际清算银行悄悄发布报告,警告单边金融制裁正在侵蚀美元主导地位。这些智库提出的“妙计”,实际上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某些美国战略家陷入思维怪圈。他们一边惊叹中国制造业占据全球30%份额,一边又妄想切断与中国的金融联系。这好比既想享受空调清凉又不愿支付电费。中国作为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资产冻结引发的海啸会席卷每个港口。 现代金融大厦建立在信用基石之上。瑞士银行业百年声誉因一次冻结令崩塌大半,卡塔尔投资局随即调整了3800亿美元的投资布局。倘若纽约也开始随意冻结,国际资本下一个避风港会在哪里?新加坡还是上海? 台湾问题关乎中国核心利益,这点没有任何妥协余地。试图将金融武器与台海局势捆绑,如同在火药库玩火。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已覆盖2.6亿人口,跨境支付系统接入180个国家。这些未雨绸缪的布局,正是对金融安全的最佳诠释。 西方金融史告诉我们,1596年热那亚银行家的失误葬送了地中海贸易,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让英镑失去王座。现在有人准备在21世纪重蹈覆辙。当信任围墙出现裂缝,修复它需要几代人努力,推倒却只需瞬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美元在全球储备中占比降至59%,是25年来最低水平。这个数字应该让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惊醒。继续滥用金融霸权,终将加速霸权终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王志强
这个问题不大,顶多就是个两败俱伤。最大的问题是在经融上话语权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军力呢我也不敢说中国大优,至少各有所长吧!中美直接对垒的可能性不大,但代理人战争应该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