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刘景扬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一直都是国家队运动员,在国家队和孙海平指导训练

生活聊体育 2025-11-23 18:06:38

昨天刘景扬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一直都是国家队运动员,在国家队和孙海平指导训练。后来因为受伤,也不能带伤训练,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她决定回广东省田径队。 妈妈当时就炸了锅。哪个当娘的能眼睁睁看着闺女从国家队的光环里退出来?她扯着嗓子喊,你回来就没有专职教练了!这可不是小事,专职教练意味着量身打造的训练计划,意味着有人为你每一步兜底。刘景扬心里跟明镜似的,可她更清楚,一副伤痕累累的身体,跑不出未来。她只回了一句,妈,只要健康,才有希望更好。 这话轻飘飘的,砸在母亲心上却重千斤。回到广东队,现实比预想的还骨感。田径队里确实没有专攻跨栏的教练,刘景扬像个没头苍蝇,训练馆里空旷的跑道映着她孤单的影子。她盯上了麦国强教练,那位带着三级跳远队员的老教练。第一次开口,麦导直接摆手,队里这群小子都带不过来,实在分不出神。 换个人可能就放弃了。刘景扬没有,她身上有股运动员特有的倔强。她不是去求一个名分,而是争一个机会。她就跟麦导商量,我不捣乱,不影响别人,我就跟着练,行吗?眼神里的渴望和坚持,到底打动了这位见惯风雨的老教练。麦国强后来回忆,那天看着这姑娘,心里一动,就当多双筷子吧。 这一练,竟练出了火花。麦导用训练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法子,打磨刘景扬的爆发力和栏间节奏。外人看来不伦不类,可训练效果出奇的好。刘景扬这块璞玉,遇到了肯雕琢的匠人。四年光阴,汗水浸透了无数个清晨与黄昏,那个被认为“计划外”的项目,悄悄孕育着奇迹。 全运会决赛枪响,刘景扬像一道红色闪电掠过跑道。12秒81!力压名将吴艳妮,金牌挂上脖颈的那一刻,所有质疑都烟消云散。母亲在看台上热泪盈眶,她当初那句“没教练”的抱怨,成了女儿这段传奇最好的注脚。领奖台上,刘景扬紧紧拥抱了身旁那位表情严肃的“小老头”麦国强。 这块金牌,狠狠刺痛了某些固有的认知。它告诉我们,体育人才的培养,未必只有“专职教练”这一条独木桥。有时候,一位善于发掘潜能的伯乐,远比一个僵化的名分更重要。刘景扬的胜利,是个体的坚持,也是对体系的一次温柔叩击。它证明,真正的才华不会被埋没,只要给一点缝隙,阳光就能照进来。 她的故事还没有完。这块计划外的金牌,或许正悄然改变着广东田径乃至更广范围的人才观。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刘景扬”获得不拘一格的成长机会?我们期待着。

0 阅读:607

评论列表

疾风

疾风

2
2025-11-23 22:15

挑事儿不嫌事大。

用户17xxx06

用户17xxx06

1
2025-11-23 23:07

刘景阳迟早要毁在你们手里

猜你喜欢

生活聊体育

生活聊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