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止山东乒乓球队的教练,全国的教练都意识到了吧,小将范思琦现在有点“强的可怕

若南光明 2025-11-23 17:28:52

现在不止山东乒乓球队的教练,全国的教练都意识到了吧,小将范思琦现在有点“强的可怕”,因为范思琦真的太乐观了,不管输球还是赢球还是和教练讨论战术她都是面带笑容、有说有笑的。 这种笑容,在赛场最紧绷的时刻会突然显露出力量。决胜局比分定格在10平,对手握拍的手指关节泛白,看台上的呐喊声像密不透风的网——范思琦却转过身,对着教练席弯了弯眼睛,右手比出“OK”的手势,仿佛刚才那个擦网失分从未发生。 下一板她侧身抢冲,球带着强烈的侧旋擦过球台白边,干脆得像剪刀裁开丝绸。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蹦跳着回到发球位,脸上的笑意比刚才更亮了些。 走下赛场的她同样如此。刚以7比11输掉一局,她坐在教练身边,指尖转着球拍,第一句话是笑着说的:“刚才那个反手斜线,我要是早点变直线就好了?” 教练皱着眉指出她第三局的无谓失误,话没说完,她已经接话:“我当时想着压她中路,结果脚步没跟上,衔接慢了半拍——下次应该先动脚再动手。”没有辩解,没有低头,全是对细节的拆解。 乒乓球打到顶尖水平,拼的真是技术吗?熟悉这项运动的人都明白,当正反手失误率、相持球能力相差无几时,心态才是藏在球拍后面的胜负手。 多少天赋出众的年轻人,赢球时拍子挥得比旗杆还高,输球后肩膀塌得像被抽了筋,紧接着动作变形、战术混乱,陷入“失误-紧张-更失误”的死循环。 范思琦却像装了“情绪橡皮擦”。上一局被打了个1比11,下一局第一个球照样敢侧身搏杀;刚浪费了两个赛点,下一分依旧敢放高球,仿佛刚才的遗憾只是场幻觉。 这份“清零能力”并非天生。队友说她训练时,哪怕连续丢十个球,也会对着墙自己念叨:“再来,就当第一个球打。”不是盲目自信,是对技术的底气,对教练部署的信任——相信只要专注每个球,结果会水到渠成。 她的乐观像颗小暖炉。团体赛队友丢了关键分蹲在地上哭,她走过去把毛巾披对方肩上:“哭啥?后面还有我呢,来,咱研究下一局怎么打。”一句话就让僵硬的空气软了下来。 现在教练们私下聊天,都说这孩子“心大得能撑船”。技术可以靠日复一日的打磨精进,战术能够通过成千上万次演练熟练,但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一半是天性,一半是修行,是真正的稀缺品。 咱们国乒从来不缺技术顶尖的选手,但能在奥运会、世乒赛这种大场面里扛住压力、稳住军心的“定海神针”,才是队伍最需要的拼图。 范思琦的笑容背后,是一颗能在惊涛骇浪里稳稳掌舵的心。这或许,才是她让全国教练都暗自惊叹的“可怕”之处。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