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过了一个晚上,就死掉1000人!普京终于不再心慈手软 那天乌军损失了1340名士兵,这个数字让人吃惊,他们不是被炮弹炸到,也不是冲进阵地拼刺刀,而是被系统锁定、挨个点名消灭的,俄军现在不用人海战术,也不靠硬碰硬,他们用雷达、无人机、导弹组成一张天罗地网,谁露头谁就遭殃。 之前大家觉得美军给的ATACMS导弹一旦发射就难以拦截,可最近两次都被俄军成功拦下,一次在别尔哥罗德,另一次在沃罗涅日,导弹残骸掉落在养老院和孤儿院的屋顶上,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暴露出更严重的问题:乌军发射导弹的位置已经暴露,目标选择显得混乱,防御反应也慢了一拍,俄军现在部署了S-400、S-300V4和铠甲-S1三层防空系统,再加上集装箱雷达提前发出预警,连高超音速导弹也能被拦截。 海马斯系统原本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打完就能快速撤离,显得神出鬼没,可这次在哈尔科夫州的树林里,两辆车刚停下来装填弹药,就被俄军的无人机发现了,前哨无人机、海鹰-10型号飞机和临时改装的预警机一起出动,不到三分钟就锁定了位置,伊斯坎德尔-M导弹直接命中目标,十名人员当场丧生,两台车辆完全损毁,乌军过去依靠“打了就跑”的战术这下彻底失灵了。 冬天一到,俄军不光在前线进攻,还专门打击后方地区,布尔什滕热电厂被15枚Kh-101导弹炸毁,拉迪任热电厂也挨了9枚导弹,这些设施都是美国和欧盟不久前帮忙修复的天然气储备站、变电站和铁路枢纽,图-95和图-22M3轰炸机从空中投弹,黑海舰队发射“口径”导弹从海上攻击,再加上几百架沙赫德-136无人机低空袭扰,形成三层连续打击,乌克兰原本被称为“欧洲粮仓”,现在电力中断,铁路瘫痪,仓库烧毁,粮食运不出去,工厂停工,老百姓家里也没有暖气。 有人觉得俄军打了不少胜仗,应该能轻松获胜,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他们进攻猛烈,弹药消耗速度很快,战略轰炸机频繁出动几乎超负荷运转,乌军虽然缺少高端装备,但西方持续提供新式武器,比如斯拉姆导弹和F-16战机,这些装备正源源不断运往前线,现在关键不在于谁的武器更先进,而是看谁能维持后勤补给,谁能更快修复工厂补充弹药,这场战争还没到决定胜负的时候。 说到底,现在打仗早就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事了,就算你个人再厉害,也顶不住整个作战体系的包围压制,乌军以前依赖精准打击战术,但现在发现俄军早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俄军也不再是单纯依靠数量优势,而是把情报、指挥和火力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战法靠几枚导弹或者几架飞机根本改变不了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