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存款利率为何“倒挂”乃至下架?】最近,“五年定存退场怎么理财”登上热搜

大皖新闻 2025-11-23 08:03:19

【,长期存款利率为何“倒挂”乃至下架?】 最近,“五年定存退场怎么理财”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曾被视为稳健理财“压舱石”的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正悄然从多家银行的产品列表中淡出。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近年来定期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经过多轮调整,目前,多家银行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已迈入“1”时代。不少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五年期定存利率反而低于三年期。部分银行甚至不再提供五年期存款选项。长期存款利率为何“倒挂”乃至下架?核心原因在于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简单来说,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以较低利率吸收存款,以较高利率发放贷款,赚取中间的利差。在当前降息周期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如果存款利率调整滞后,银行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特别是五年期定存,相当于银行以固定成本锁定了长期负债。若未来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银行将面临收益倒挂的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虽与二季度持平,但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0个基点,维持在历史低位。今年多家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也坦言,受LPR持续下行、资产收益率下降快于负债成本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过去,部分中小银行依靠高息长期存款吸引客户。但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监管引导降低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高成本长期存款有序退场,有助于银行构建更合理的负债体系,使存款利率更灵敏地反映LPR变动,从而畅通“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当然,对普通民众而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面对五年期定存的悄然退场,我们应将其视为利率下行周期中优化资产配置的信号,推动家庭理财从单一储蓄转向多元布局。业内人士建议对资金进行分层管理:“要花的钱”预留3个月至6个月生活费,存放于货币基金或T+0现金管理产品,确保流动性和日常所需;“保本升值的钱”可转向储蓄国债、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稳健产品,作为原有定存的替代选择;“求收益的钱”可在承受一定波动的基础上,配置中低风险银行理财、短债基金,或通过定投参与宽基指数、高股息基金,在把握长期回报机会的同时,分散市场波动风险。同时,在低利率时代,必须适度降低对“无风险收益”的预期。提升金融素养,识别潜在风险。随着理财范围拓宽,识别风险变得尤为重要,须警惕任何承诺“保本高收益”的投资陷阱,在购买银行理财、基金等非存款产品前,务必了解其风险等级、投资范围和历史波动情况。对银行而言,必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求变。低息差时代倒逼银行加速重构负债结构与经营模式,以开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推动角色从“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顾问”转变。这不仅是稳定客户关系的核心,更是在保障客户基本收益基础上,为其创造综合价值的关键。利率环境的变化,既带来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对个人而言,这是重新审视理财观念、学习资产配置的契机;对金融机构来说,则是推动业务转型、提升服务价值的动力。在这场转变中,稳健与理性是穿越周期的定力,而学习与调整则是拥抱变化的活力。(安徽时评,配图:AI作图)

0 阅读:21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