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反制下材料替代再发力!5大核心领域25只标的全梳理(第二批)在对日反制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国内材料领域自主替代加速突破,本次聚焦日系企业主导的五大核心材料赛道——高性能陶瓷、环氧塑封料(EMC)、TMAH、偏光片关键膜材(TAC膜/PVA膜)、OLED发光材料,25家企业通过技术攻坚与产能布局,构建起多维度替代矩阵,助力相关材料国产化落地。一、替代赛道核心逻辑上述材料领域长期由日系企业主导(如高性能陶瓷领域的京瓷、TDK),在电子、半导体、显示等关键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日反制背景下,国内企业凭借技术迭代与本土化优势,逐步打破日系垄断,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为自身打开成长空间,成为替代逻辑下的核心受益方向。二、25只核心替代标的分类梳理(一)高性能陶瓷领域(14只):打破京瓷、TDK垄断1. 三环集团:国内高性能陶瓷核心企业,国产化替代布局深厚,在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等领域技术领先,是该赛道对日替代重点主体;2. 国瓷材料:高性能陶瓷领域龙头,覆盖陶瓷粉体、结构件等全链条,国产化参与度高,深度切入日系主导市场;3. 火炬电子:聚焦高性能陶瓷电容等核心产品,技术壁垒扎实,替代布局深入,是国内该领域核心替代力量;4. 珂玛科技:瞄准京瓷、TDK主导的高性能陶瓷市场,是国内该赛道重要参与者,助力材料国产化突破;5. 正帆科技:布局高性能陶瓷材料研发与生产,精准对接对日替代需求,为材料自主化提供支撑;6. 中瓷电子:深耕电子类高性能陶瓷领域,瞄准日系主导市场,是国产化替代关键标的之一;7. 鸿远电子:参与高性能陶瓷电容等产品替代,服务国内产业链需求,助力打破日系垄断;8. 久吾高科:聚焦特种高性能陶瓷材料,切入日系主导细分市场,是国产化替代重要补充;9. 灿勤科技:布局高性能陶瓷滤波器等产品,精准匹配对日替代需求,强化材料自主供应能力;10. 昀家科技:针对性突破京瓷、TDK主导的高性能陶瓷领域,是国内该赛道核心参与标的;11. 博敏电子:跨界布局高性能陶瓷基板等材料,为电子产业链提供替代方案,助力自主化;12. 旭光电子:参与高性能陶瓷开关等产品替代,服务电力电子等领域需求,完善替代布局;13. 恒合股份:聚焦特种高性能陶瓷材料,瞄准日系主导市场,是国产化替代重要参与者;14. 天马新材:深耕高性能陶瓷粉体等核心环节,为下游替代提供基础材料支撑,加速自主化进程。(二)环氧塑封料(EMC)领域(3只):半导体封装材料突破1. 华海诚科:国内环氧塑封料核心参与企业,瞄准对日替代需求,是该材料国产化重点标的;2. 飞凯材料:跨赛道布局标杆,覆盖半导体/面板光刻胶、环氧塑封料等多领域,替代维度广泛,深度参与多类日系主导材料国产化;3. 壹石通:布局环氧塑封料用填充材料等环节,服务替代需求,助力该材料自主化落地。(三)TMAH领域(2只):半导体关键材料替代1. 格林达:国内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核心企业,瞄准对日替代需求,是该材料国产化重点标的;2. 兴发集团:依托化工产业链优势布局TMAH产品,服务半导体领域替代需求,加速材料自主化。(四)偏光片关键膜材领域(5只):TAC膜/PVA膜突破1. 三利谱:偏光片及TAC膜核心企业,国产化替代布局深入,是TAC膜细分领域重点替代标的;2. 皖维高新:国内PVA膜龙头,聚焦偏光片用PVA膜研发生产,是该细分领域对日替代核心力量;3. 乐凯胶片:布局偏光片TAC膜细分赛道,参与国产化替代,服务显示产业链自主需求;4. 天禄科技:深耕TAC膜等偏光片材料,精准对接替代需求,助力显示材料自主化;5. 双星新材:参与TAC膜领域替代,依托膜材料技术积累,为偏光片国产化提供支撑。(五)OLED发光材料领域(1只):显示核心材料攻坚1. 莱特光电:国内OLED发光材料核心参与企业,瞄准日系主导市场,是该材料国产化重点标的,技术迭代速度领先。总结本次梳理的25家企业聚焦五大日系主导材料赛道,形成“核心龙头+细分参与者”的替代格局:部分企业深耕单一领域打造技术壁垒,部分企业跨赛道布局拓宽替代维度,共同完善了对日材料替代的补充布局。随着国产化技术持续成熟与下游需求释放,这些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替代逻辑,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