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张艺谋担任奥运开幕式总导演时,有个厂商私下里出一个亿,请他在开幕式中

牧童的娱论 2025-11-22 18:15:18

2008年,张艺谋担任奥运开幕式总导演时,有个厂商私下里出一个亿,请他在开幕式中加入广告,没想到张艺谋生气地说:“我是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的!给五个亿我也不会接。” 随着奥运的临近,整个城市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盛会做着最后的冲刺。张艺谋,这位被誉为“东方视觉大师”的导演,此时正忙碌在奥运开幕式的排练现场。 广场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演员与舞美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而他本人则像一根紧绷的弦,注意力高度集中,连呼吸都显得谨慎而精确。 就在这紧张而充实的日子里,一笔不小的“诱惑”悄然落在了张艺谋的面前。一家知名企业的高层专程找到了他,据说是为了在开幕式中植入自家品牌。 他们的提案十分直接:只要张艺谋答应在奥运开幕式的屏幕或演出环节中加入广告,厂商愿意支付一亿甚至更多的资金。 这对于任何一个商业导演来说,无疑是天降的巨款,但张艺谋的心里却涌起一股隐隐的反感。 那天中午,会议室内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会议桌上,金色的光线照亮了厚重的文件夹。 企业代表表情严肃,手里握着厚厚的合同,语气中透着不容拒绝的强硬:“张总,咱们这一次合作,您的作品将会被全世界看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支付一亿对您的团队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张艺谋坐在桌前,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如同利剑般穿透对面的空气。他沉默了几秒钟,眼神里闪过一丝冷峻。 心里清楚,这笔钱对于奥运筹备来说确实不算小,但如果允许广告介入,这场他倾注心血、精心策划的艺术盛宴将会被商业利益玷污。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我知道你们出价很高,但奥运开幕式不是广告的舞台,而是国家的形象,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 企业代表愣了一下,随后语气里带上了几分不耐烦:“张总,这只是品牌植入,并不会影响整体效果,我们可以保证非常隐晦,而且给出的资金会大大提高制作水平。” 张艺谋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睛微微眯起。他靠在椅背上,思绪迅速飞转:奥运会是全世界注目的舞台。 数十亿观众的视线都汇聚于此,任何一丝商业化的痕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品牌标识,也足以让整个创作的初衷被误读。 他沉声说道:“不,我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就算你们给五个亿,我也不会同意在开幕式里做广告。”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企业代表的脸色瞬间由期待变为震惊,随后又变得难以置信:“张总,您真是拒绝……两个亿?” 张艺谋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是的,两个亿,五个亿,甚至十个亿,都不会改变我的决定。 奥运会是艺术的舞台,是文化的象征,而不是商业的橱窗。我希望每一位观众看到的是中国的美、团队的努力,以及全体参与者的心血,而不是商业品牌的标识。” 企业代表沉默了几秒,随后试图再施压力:“张总,我们完全理解您的立场,但现实很残酷,制作成本巨大,这笔资金能让您在灯光、舞美、服装上做到极致,效果会更震撼。” 张艺谋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而清亮,走到窗前,看着广场上排练的演员们,他们的汗水和努力映照在地面上,犹如星河闪烁。 他转身面向企业代表,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可动摇的力量:“我需要的,是每一份真诚和纯粹的创作。 金钱无法代替艺术,也无法让我对观众交代。如果开幕式沦为商业秀场,那我宁可拒绝所有诱惑。” 那一刻,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企业代表明白,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张艺谋的妥协。 他们只能默默地收起合同,带着些许失望离开。张艺谋的心里,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他明白,这是一场原则与诱惑的较量,而他选择了坚守初心。 奥运开幕式当天,当灯光点亮鸟巢,烟火绽放在夜空,全球亿万观众屏息凝视时,没有任何广告侵扰这场艺术盛宴。 事后回想这段经历,张艺谋坦言:“艺术和商业永远不应混为一谈,哪怕面对巨额金钱诱惑,也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牺牲作品的完整性和精神内核。” 最终,北京奥运开幕式不仅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盛典,也成为张艺谋职业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在金钱面前,他选择了尊严与品质;在世界注目下,他呈现了最纯粹的东方美学。

0 阅读:121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3
2025-11-22 22:51

[赞][赞][赞]

老虎杠子虫儿

老虎杠子虫儿

1
2025-11-23 00:45

奥运会开幕式这场合投放广告能找一个导演谈?你也太能扯了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