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套“切香肠”战术玩了四十多年,像钝刀子割肉,每次谈判都一点点剐走中国的长期利益,自己付出的却尽是些说撤就能撤的临时代价——香肠越切越薄,可砧板上的肉,却始终是咱们自己。 美国这套玩法最近有点踢到铁板了。他们习惯在谈判前“虚空造牌”,动不动就举起关税大棒吓唬人,可现在这招越来越不管用。2025年那边一边放风说要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进港费”,这边中国反手就出台了对稀土的全面管制。 美国人可能还没完全意识到,砧板和香肠的角色正在悄悄互换。过去他们总能把关税当作随时能收回的临时筹码,现在中国学会了更高级的玩法——稀土管制这类措施可不是临时政策,而是建立在完整产业链上的规则体系。就像下棋时中国不再跟着对方的棋子走,而是开始重新设计棋盘规则。全球几乎所有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现在都要经过中国合规审查,这种0.1%的含量标准直接把游戏提升到了新维度。 看看现实就明白,美国军工企业生产F-35战机发动机离不开中国稀土材料,中国采取出口管制后,如果断供,美国国防承包商大量生产线可能面临停滞。这种反制不是简单报复,而是打在了对方最疼的地方。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即使重启本土稀土矿,也不得不需要将矿石运到中国提纯,分离成本比中国高出2.3倍。 这场博弈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中国不再是被动接招而是主动布局。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为反制提供了坚实底气。当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时,中国反而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稀土精炼产能和重稀土分离技术专利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中国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种基于规则的回应,比单纯提高关税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 美国人玩了几十年的“切香肠”战术之所以失灵,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已经改变。单一国家的霸权主义越来越难以主导全球事务,而中国通过内外兼修的综合实力提升,已经掌握了破解这种战术的钥匙。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中国不仅守住了自身发展底线,更让全球产业链重新思考依赖格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