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继印巴冲突以来,在军事层面,印度再一次梦碎的局面,尽管它号称全球军事大国,常年排名前十行列,可它的军备并不可靠。 就在当地时间的11月21日,印度第三代主力光辉战机,在阿联酋迪拜航空展中进行飞行表演,应该是发生了紧急故障,瞬间坠毁,来的太突然了,飞行员都无法及时作出拯救动作与反应。 说到“光辉”战机,简直是印度军工“眼高手低”的活标本。1983年就立项了,比咱们的歼-10还早,结果磨磨蹭蹭搞了42年才勉强服役,号称“自主研发第三代战机”,实则是个“万国牌组装机”。 发动机是美国的F404,雷达是以色列的,弹射座椅是英国的,连钛合金部件都得从俄罗斯进口,核心子系统的国产化率还不到30%。就这么东拼西凑的玩意儿,能不出问题吗? 2023年迪拜航展,它就因为座舱黑屏、飞控异常两次取消表演;2024年3月,在印度本土训练时,直接因为发动机油泵故障坠毁,飞行员侥幸跳伞逃生;这次更离谱,航展首日就曝出机身漏液,地勤人员只能用购物袋接着,印度官方还嘴硬说是“冷凝水”,结果没几天就摔成了废铁。 讽刺的是,印度为了“炫技”,硬是让还没成熟的战机做超出性能极限的动作。 这次坠毁前,飞行员正在表演“破S机动”,可这战机的推重比才0.95,连三代机1.1的基本标准都没达到,再加上迪拜的高温环境让发动机性能衰减,飞控系统和动力衔接又出了问题,可不就失控了 而这还不是个例,印度空军近40年来坠毁的战机超过1000架,平均每年摔25架以上,米格-21被称为“飞行棺材”,连苏-30MKI这种先进机型也没能幸免,2023年一年就摔了6架,7名飞行员遇难。 究其原因,还不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品控烂到家了?用非标零件、发动机舱布线错误都是常事,经它手维修或制造的战机,坠毁率高达15.7%,简直是“战机杀手”! 如果说“光辉”坠毁是单一装备的问题,那印度其他军备的表现,只能用“全线拉胯”来形容。就说那艘号称“国产招牌”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耗时26年、花了35亿美元,结果交付7天就因为动力系统故障返厂维修,服役以来已经停航7次了。 它的下水过程更是离谱,2009年首次下水时舰体才完工30%,2013年第二次下水连动力系统都没装,2015年第三次下水后又在船坞“趴窝”3年,被印度网友自嘲是“下水下出来的航母”。 号称国产化率76%,实则核心部件全靠进口,乌克兰的燃气轮机、以色列的雷达、俄罗斯的舰载机,攒在一起后软件兼容问题至今没解决,甲板防滑涂层首航就脱落,舰载机模型还用铁丝焊接配重,这样的航母,能出海就不错了,还想打仗? 再看看印度的潜艇部队,更是上演过“自爆港口”的黑色幽默。2013年,“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在孟买海军基地停泊时,因为船员错误装载导弹导致电气短路,两枚“俱乐部”导弹被意外激活,一枚击中码头墙壁,另一枚在潜艇内部爆炸,直接把自己炸沉了,18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潜艇可是刚在俄罗斯大修过,结果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被国际媒体嘲讽为“印度式自爆”,暴露了印度海军维护不善、人员训练不足的致命问题。 更离谱的是导弹部队,2022年3月,一枚“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在例行维护时“误射”到巴基斯坦境内,飞行了3分钟,差点引发两国战争,最后调查结果是3名军官违背操作程序,而其中一名被革职的军官还喊冤,说自己根本没接受过操作培训 。 这样的军队,连武器都能误射,真打起来还不得把炮弹往自己阵地上扔? 各位朋友,印度的问题根源在哪?不是缺资金,也不是缺技术(虽然自主技术确实差),而是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缺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满脑子都是“一口吃成胖子”的野心。 它总想靠着“买买买”和“拼拼拼”就跻身军事大国,却忘了军工是个系统工程,就像盖房子,没有坚实的地基,光靠堆砌华丽的外墙,迟早会塌。 咱们中国的歼-10从立项到服役只用了18年,C919大飞机攻克了无数核心技术,靠的就是完整的工业链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而印度呢,把军工当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为了赶进度、造噱头,不惜牺牲质量和安全,这样搞出来的装备,能靠谱才怪! 这次“光辉”战机在迪拜坠毁,与其说是一次意外,不如说是一次及时的警告。它告诉世界,军事大国的地位不是靠排名堆出来的,也不是靠航展秀出来的,而是靠扎实的工业基础、可靠的装备质量和过硬的人员素质撑起来的。 印度如果还执迷不悟,继续在“军备大跃进”的路上狂奔,只会摔更多的飞机、沉更多的潜艇、闹更多的笑话,所谓的军事大国梦,也只会一次次碎在现实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