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二局刚热起来,石宇奇突然抬手示意不打了。” 现场球迷愣住,屏幕前的观众也刷出一排“???”——全运会男单卫冕冠军,就这么把半决赛门票递到翁泓阳手里。 没有摔拍,没有怒吼,石宇奇只是弯腰摸了摸脚跟,像关掉一台发烫的发动机。 医疗组赛后给出四个字:跟腱微拉。他说:“怕再迈一步,就把年底总决赛也赔进去。” 冠军退赛,听起来像剧情杀,却每天都在竞技场复制:身体先投降,梦想才喊停。 翁泓阳也懵。首局19-21刚被上一课,第二局还没翻盘,对手主动让路。 运气? 他去年在韩国公开赛一黑到底夺冠,世界排名从第156蹿到第27,靠的不是对手退赛,是连续三场打满三局硬啃下来的。 机会掉在面前,也得自己接得住。 另一边,董天尧刚把国羽二哥陆光祖拉下马,喘着粗气接受采访:“石宇奇不在,冠军也不会白送。” 数据摆这儿:翁泓阳对董天尧历史2胜1负,每一场都打满三局,平均耗时62分钟——半条命对决。 看台上,一位穿江苏队外套的老大爷摇头叹气:“去年看石宇奇决赛横扫,今年票白买了。” 旁边高中生拽他袖子:“爷,下一场翁泓阳打董天尧,更刺激!” 竞技体育的残酷和浪漫都在这儿:有人因伤按下暂停,有人因退赛得到快进,而观众永远期待下一拍。 退赛通道的灯灭掉,半决赛的灯亮起。 石宇奇把冰袋绑在脚跟,拎着球包走出场馆,背影写着“还会回来”。 翁泓阳晚上加练了二十分钟接杀,汗水滴在地板上,像给“幸运”盖章:想要冠军,先赢真正的半决赛。 第二局戛然而止,故事却转了个急弯——全运会男单剧本,刚翻到最撕扯的那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