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动作越来越清晰了,利用乌克兰拖住了俄罗斯,用以色列拖住了伊朗,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几年新闻轮流霸榜,从黑海到加沙,从乌克兰的战壕到中东的高空拦截,世界好像到处都在着火,火苗跳来跳去,可细心的人会发现,点火那只手的影子,总是在背景里一闪而过。 乌克兰前线每天都能看到“拖延”两个字写在风里,最开始美国像是慷慨的武器自动售卖机,坦克、导弹、榴弹炮一件件往乌克兰塞,但快到关键时刻,节奏就开始奇怪起来,武器不缺,就是“在路上”;援助不少,就是“流程要走”。 乌军指挥官打电话催得比催外卖还勤,得到的回复永远是那句:“再等等”,这“等等”的背后,就是让战争永远维持在不上不下的火候——好像一锅永远煮不烂的骨头汤,谁也别想端锅走人。 俄罗斯那边也只能继续往战场里添兵添钱,前线在拼国内要稳,制裁还得抗,美国在远处看热闹,把一个欧洲大国绑在战场上,让它没工夫操心别的,算不上漂亮,却实在有效。 中东那边的火,味道又不一样了,以色列仗着美国撑腰,武器更新得比换手机还勤,美国给它的援助,从战机到精确制导武器,应有尽有,伊朗当然不服气,可一边有制裁压着,一边要照顾各派代理人组织,自顾不暇。 以色列动一动美国就在后面撑着伞;伊朗被推着只能在原地打转,两者越纠缠,美国的目标就越明显,让伊朗没空出去伸手。 两个地区的冲突风格不一样,但效果却惊人一致:俄罗斯被困在乌克兰的泥潭里,伊朗被锁在中东的循环局里,而美国自己连鞋底都没脏,就把两个潜在对手绑定在自家门口的混乱里。 更有趣的是,美国一边扮演“世界警察”,一边公然宣布:“战略重心在印太”,话说得这么明白,都不用翻译,美国真正盯着的不是基辅,也不是德黑兰,而是北京。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军舰在亚太走得比快递还勤,前一天在日本演练,第二天出现在南海,过几天又跑去菲律宾港口“友好访问”,它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搞海上联合巡航,谈合作谈得像开会员推销会,几份安全协议一签,整个西太平洋的海风都变得更紧了。 军事压力不够?那就科技封锁来凑,美国以“技术安全”为名,堵住最先进的芯片和设备出口,把全球供应链硬生生拆成两段,说是“去风险”,其实是“给别人制造风险”,中国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研发窗口亮着到半夜已经成了常态,不是不想歇,是没资格歇。 而美国这套全球布局的走向已经很清晰:东欧的战争拖着俄罗斯,中东的冲突困住伊朗,自己则把资源一点点向亚太倾倒,就像一个老练的拳手,知道该让谁疲于奔命,也知道该把力气省给真正的对手。 有人说这招太阴,可阴的往往才是有效的,美国的算盘算得精妙:不需要赢下所有战场,只要保证别人赢不了,最后台上还站着的那一个,自然就是自己。 中国这边看到的现实是:伙伴的手脚被束缚,周边的海风变得锋利,科技上还要面对“卡脖子”,但换个角度讲,美国把注意力慎重地放在我们身上,也说明了我们的重要性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 当别人用地缘政治算计你,你能做的不是跟着急,而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别人算不过来的变量,于是科技自主这件事从“长远规划”变成“当务之急”,企业在夜里亮着的灯,就是决心的形状。 外交上我们去找更多的朋友,从中东到非洲,从拉美到东南亚,把世界的连线画得更密、更厚,军事上该巡航巡航,该回击回击,不让别人觉得我们会在关键时刻松手。 世界的大棋已经摆开,美国的落子先声夺人,看着气势逼人,可棋盘从来不是靠声势赢的,而是靠耐力、实力和方向,谁能在多条战线都稳得住,谁就能熬到局势反转的那一刻。 美国那只从乌克兰点到中东、又伸向亚太的手,手法再娴熟,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世界正在变,力量的天平正在往新的方向倾斜。 未来的牌桌上,没有谁能够永远掌控节奏,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走自己的节奏,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才是我们在这盘复杂棋局里的取胜方式,只要沉住气,把自己的路走稳,等硝烟散去的时候,主动权自然会回到我们手里。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