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一天,家住江西省修水县的农民梁才,在地里干完活后,便来到附近的小河边

熹然说历史 2025-11-21 00:19:02

2013年的一天,家住江西省修水县的农民梁才,在地里干完活后,便来到附近的小河边闲逛,结果正巧看到水面上露出一截黢黑的树枝。梁财见了,不觉起了顽童心思,想着将这截树枝给揪出来。 一个普通农民的随手一拽,竟拽出了价值数亿的”宝贝”?但当梁财费尽周折挖出24米长的巨型古木时,却发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说起江西修水县西港镇东山村的梁财,在2013年9月之前,他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三十九岁的年纪,长年在砂场干活,皮肤晒得黑黑的,手上满是老茧。一个多月来,江西修水县西港镇东山村村民梁财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搅得他心绪不宁的是他在河里挖出的一个”宝贝”。 其实早在6月份,梁财发现河滩上有一小段20厘米长的枝丫露出,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勘查,梁财感觉河里很可能埋藏着一根很大的树木。这个发现让他心里痒痒的,总想着要把这东西弄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9月2日那天,梁财摩托车坏了,只好开着挖掘机到镇上加油站加油。回来路上经过村边小河时,他又看到了那截黑乎乎的东西露在水面上。这次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东西挖出来。9月2号,梁财带着家人开着一台挖掘机和一辆推土机来到河滩开始挖掘。 刚开始用手拽的时候,梁财就发现这东西不简单。普通的树枝在水里泡久了早就软烂了,可这截东西硬得很,而且纹丝不动,明显底下还有大块头。找了几个朋友帮忙用铁锹挖了几天,越挖越觉得不对劲,这玩意儿比想象中大得多。 村里一个老人听梁财描述后,说这很可能是乌木。梁财专门买了本书来鉴定,按书上说的方法削下一小片点燃,果然散发出檀香味。这下梁财激动了,乌木可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啊。 既然确定是宝贝,梁财就下血本了,雇来挖掘机、推土机,还有大型吊机。三台大机器轰隆隆干了一整天,挖掘出一根长达24米、直径1.5米、重80吨的疑似乌木。这么大的东西吊到岸上,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跑来看热闹。 此时,再也没人嘲笑梁财是”木头”,村民们见到他说的最多的是,“梁财你要发财了啊!” “乌木”,“价值数亿”等说法迅速在西港镇的村民之间蔓延开来。更有甚者称,村里有人捡到了一段小树枝卖了3500元。 消息传开后,麻烦就来了。有些村民想沾光,偷偷用工具锯下小树枝带走,这让梁财头疼不已,只能日夜守着这根古木。专家鉴定后说这是秋枫,树龄七八百年,在地下埋了五百多年,有人预测这根”乌木”价值数亿元。 但好景不长,林业部门的人来了,说这东西属于国家所有,不能归个人。梁财听了心里五味杂陈,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宝贝,就这样要交给国家?可法律就是法律,他一个普通农民也斗不过衙门。 10月11日下午,修水林业局付给梁某7.5万余元,作为前期发掘古木的工程费用。修水林业局一张姓副局长表示,梁某的相关奖励费用日后再谈。七万多块钱,对普通农民来说也不算少,但跟传说中的数亿价值比起来,确实差得太远。 “疑似乌木”被安置在当地的一个废弃矿场内,当地政府为此专门修了一座砖房并雇了专人看守。梁财的发财梦就这样破灭了,那根让他一夜成名的古木,从此跟他再没什么关系。 其实梁财的遭遇并不孤单,四川彭州也有类似的乌木争议案,村民挖出乌木后同样面临归属权问题。这些案例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法律上确实规定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但对发现者的补偿标准和程序还不够完善。 现在的梁财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继续经营他的砂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虽然没能因为乌木发财,但这次经历也让他成了村里的名人。邻里乡亲们聊天时总会提起梁财挖乌木的事,而他本人对此既不炫耀也不抱怨。 那条流过村边的小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但对梁财来说,这次与古木的奇遇,恐怕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了。 一个农民的意外发现,引出了文物归属的法律思考。你觉得像梁财这样的情况,发现者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补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9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