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一篇不适合发布在微头条的微头条。 截止到今天,是我正式从 0 开始写微头条的第 30 天,共发布40篇,最快的一篇写了1个多小时,平均下来每篇几乎要写4小时。 虽然付出很多时间,但现实也挺骨感的,就是没啥推荐量和互动。 结果也算在预料中,而且还挺淡定的,因为自己似乎还是有点点了解“相关逻辑”的。 这一个月挑战下来,也有所收获。 一是达成不论结果,最少坚持一个月的目标;二是交到了能相互支持的三两友友;三是悟到了一些写作感受。 而目前,最大感受就是,我的理性脑子写微头条,真的挑战比较大! 为什么大呢? 因为我习惯理性表述,而相比感性表述,天然少了些“温度感”和“烟火味”,所以我的内容不容易产生互动,没有良性互动,就没有更多推荐。 因此,习惯以左脑思维,理性表述,来着手写微头条,可能要有厚积薄发的思想准备,(这里没有否定学术水平对微头条质量的提升作用,单说“表述”方式)因为感性表述自带的“温度感”,“烟火味”,会更适合微头条用户的阅读偏好。 但“烟火味的表达”和绝对的“烟火味的内容”又有本质区别,这个区别反映在结果上,也会天差地别。 另外感受就是,微头条看起来就像大号朋友圈,我想朋友圈发得不错的人,特别是一天还能分享好几条朋友圈的,如果写微头条,应该也会写得不错。说实话,这种出口成章的天赋,真让我羡慕!反观自己,一年都不发一个朋友圈,所以写微头条对我倒是一个大挑战。 一个月下来,还是有两个大困惑,希望有经验的朋友能帮忙解答一下! 一个是关于 “垂直度”的疑惑,是“内容范围垂直”还是“语境垂直”?如果是前者,普通作者要长年累月输出可能挑战很大,还可能因规则、用户口味变化陷入被动。但我感觉“语境垂直”就没有这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单价疑惑,得到一定权重,首发等单价加成后,哪类内容千次阅读单价更高?比如写美妆类日常会不会比写亲子类日常单价高很多? 最后总结一下。 我微头条写了好几种体裁,一来看看自己适合写哪类,二来练习口语化的温度表述,三是练习怎么写好内容。 虽然只发布了40篇,但自我感觉还是有进步的,而且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篇要比一篇好。 这篇微头条没写出“温度感”,不知道会不会有流量呢?就当是第一个月的总结吧,毕竟用我这理性脑子,能迈出第一步挑战充满“烟火味”的微头条,还咬牙坚持了整整一个月,我都挺佩服自己的。 还是会继续前进的!未来几个月,就练习怎么在理性内容和温度表述中找到平衡吧,哪天达成目标了,那么我的微头条就算成功一半了! 再给自己加加油! 最后,如果有友友刷这个微头条,希望能在留言区不吝赐教,指点一二,或者交流交流,之后会把大家的经验汇总在留言置顶,供需要的友友参考。 ᵕ̈ ₂₀₂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