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审讯室,牧师董健吾被追问过往。他沉默片刻,一句话让审讯员笔都停了:“

靖江的过去 2025-11-20 17:13:55

1955年,审讯室,牧师董健吾被追问过往。他沉默片刻,一句话让审讯员笔都停了:“我抚养过毛主席的孩子!”两名审讯员一下子愣住。 跟着他的讲述,一段旧事被揭开。 董健吾是中共早期地下党员,借牧师身份在上海白色恐怖中传情报、护同志。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长沙牺牲。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留在当地,随时可能被抓。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很着急,请示党组织后,决定把三个侄子转移到上海。 1931年2月,经地下党秘密护送,三个孩子到了上海。接收他们的,是周恩来指定的大同幼稚园——这是董健吾创办的,表面是托幼机构,实际是地下党联络点。 董健吾回忆道:“我记得第一次见三个孩子的样子。岸英九岁,像小大人,紧紧护着弟弟们,眼神里有警惕也有倔强。” 大同幼稚园条件差,吃的、看病都成问题。入园没多久,最小的毛岸龙发高烧。大家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料病情发展极快。负责照顾孩子的郑兰芳(董健吾妻子)当时正好外出。 郑兰芳赶回来时,毛岸龙已经昏迷。她马上抱孩子去广慈医院,诊断是急性腹泻性痢疾。医生全力抢救,但最佳治疗时间已过,四岁的毛岸龙没救活。 董健吾说:“岸龙走的时候,小手还攥着我的衣角。我这辈子忘不了那种没办法的感觉,更不敢想主席知道了会多难受。” 毛岸龙没了,董健吾更坚定要保护好毛岸英、毛岸青。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供出上海地下党核心秘密,连周恩来住处都说了。上海地下党组织危在旦夕,大同幼稚园秘密身份暴露,校长决定马上解散。 其他孩子都有亲戚接走,只有毛岸英、毛岸青的身份不能说——这秘密只有董健吾知道,可他当时正执行任务不在上海。 紧急时刻,组织安排郑兰芳照顾两兄弟。她带孩子住进母亲家,屋子本就小,挤着自家孩子更显局促。 郑兰芳的母亲有意见,常对董健吾说:“你这是给自己找麻烦,两个来历不明的孩子,要是被巡捕房发现,全家都要倒霉。” 董健吾知道岳母的担心:住处离巡捕房仅两条街,毛岸英兄弟的湖南话在上海弄堂也很显眼。为安全,他每天白天带孩子出去转,天黑才敢悄悄回家,仍时刻提心吊胆。 反复考虑后,董健吾向组织建议,把孩子转移到前妻黄慧光家。黄慧光是忠诚的地下党员,家里有四个孩子,再多两个不易引人怀疑,且她做人谨慎可靠。 董健吾带毛岸英、毛岸青去黄家,悄悄说清孩子身份。黄慧光瞪大了眼睛,接着坚定地说:“你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孩子们出事。” 组织每月给生活费,由董健吾转交。但湖南话的问题没解决,邻居常问孩子来历,黄慧光只能谎称是远方亲戚寄养,还得带全家频繁搬家。 1933年,上海地下党组织被严重破坏,董健吾和组织断了联系。更糟的是,他的牧师身份被叛徒告密暴露,教会将他辞退,没了唯一收入。 没了组织经费,黄慧光家生活变难。六个孩子要吃要穿,这个普通家庭扛不住。董健吾满是愧疚地说:“最难的时候,家里连米都没有。慧光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岸英、岸青多吃一口,可孩子们还是经常吃不饱。” 毛岸英看在眼里,为不拖累黄家,悄悄带弟弟离开,开始在上海街头流浪。兄弟俩靠捡破烂、卖报纸谋生,日子过得特别难。毛岸英后来回忆,为买一本字典,他俩整整三个月没吃早饭。 和孩子失去联系后,董健吾特别着急,一边找组织,一边打听兄弟俩下落。直到1936年,才在上海一个贫民窟里找到他们——两人衣服破烂,脸瘦,手脚冻得红肿。这位见过风浪的硬汉,忍不住红了眼睛。 此时,董健吾已通过宋庆龄的关系,重新和组织接上了头。他知道上海不能再待,专门去陕北瓦窑堡,向林伯渠汇报情况,提议把孩子送到苏联读书。 林伯渠考虑后说:“陕北条件苦,老打仗,确实不适合孩子,送苏联要好好安排。”组织同意了方案,可路费和手续成了难题。关键时候,董健吾想到了张学良。 此前,董健吾因受宋庆龄委托办事,与张学良结下友谊。饯行宴上,张学良问他有什么心愿。董健吾趁机提道:“我有两个革命子弟,想请您帮忙送他们去苏联读书,将来为国出力。” 张学良马上答应:“这事我包了。” 1936年7月,李杜用化名王元华,带毛岸英、毛岸青和董健吾的儿子董寿祺,坐上了去法国的邮轮“康脱罗梭”号。 1937年初,毛岸英、毛岸青到了莫斯科,进了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开始了新生活。 审讯室里,董健吾的讲述快结束了。 两名审讯员早就停下记录,心里被这段往事震住了。因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董健吾涉案,他没多久就被放了,继续在上海过平常日子。 直到1960年,美国记者斯诺来中国访问,和毛主席聊天时提到当年护送他进陕北的“王牧师”。 毛主席这才明白,那个多年没消息的救命恩人,就是董健吾。 怀着感激,毛主席马上让陈赓将军去找董健吾,任命他为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这段过了二十多年的守护和等待,终于有了好结果。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