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进次郎: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要主动进攻。” 这句充满战斗气势的话,说得出,代表了日本对外的心态和姿态。 表面上,日本对外的态度低头、谦卑、卑躬屈膝,好像怕别人欺负一样。 但真相往往反着来。日本越是装得弱小,越说明它在为下一步铺路。 更关键的是,过去十年,日本的安全政策正在“层层松绑”。公开资料显示,自卫队预算已连续多年上升,2024财年预算突破7万亿日元,增速创下近几十年新高。这不是例行调整,而是彻底换挡。 真正可怕的是,日本的战略动作总是与外部局势“同步”。俄乌冲突一爆发,它就迅速扩大“对外军事协作”;亚太紧张升温,它又开始推动武器出口解禁。每一步都踩得极准,像是等这局面等了多年。 日本嘴上说“和平”,手里的算盘却在加速。无论是与欧洲联动、与美国深度绑定,还是在产业链重构中积极向“军工化”靠拢,都说明它在押注一个更激烈的未来。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日本的“主动进攻论”不是一句口误,而是一种路线。它既是对国内压力的回应,也是对外部格局的试探。如果没人喊停,它就会继续向前推一步。 历史从来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时。面对日本这种节奏加快的动作,我们看到的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趋势:越来越少遮掩,越来越多试探。 你怎么看日本这股“主动进攻”的危险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