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问军事教授戴旭道:中国解放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开第一枪?戴旭

小茹吖 2025-11-19 20:18:04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问军事教授戴旭道:中国解放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开第一枪?戴旭发言:我们不开第一枪不是怕美国人,但是我们中国军人也不能总是纠结谁开的第一枪,自卢沟桥事变到现在,如果是敌人都杀到了我们的国土上啦!还不敢开枪,那么国家要这样的军队做什么? 这话不是喊口号,而是戳中了 “不开第一枪” 原则的本质。很多人觉得这是条铁规矩,其实它是特定年代的产物,放在当下早就该灵活看待了。 建国初期,中国刚从战火中站起来,工业基础薄弱,国防实力有限,全国上下都盼着和平发展的时间窗口。 那时候提出 “不开第一枪”,是为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冲突,向世界表明中国热爱和平的立场,也是为了集中精力搞建设、强国力。 那个年代的解放军,靠着这个原则和过硬的战斗力,既守住了主权,又没耽误发展。 1962 年的中印边境冲突,印度多次挑衅,率先开火造成我方伤亡,解放军才奋起反击,短短一个月就粉碎了对方的野心,之后主动停火撤军,既维护了领土完整,又没给国际上的别有用心者留下口实。 1979 年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是在越南不断侵犯我国领土、迫害边民的情况下,我们才被迫亮剑,用正义之战捍卫了边境安宁。 这些历史都证明,“不开第一枪” 从来不是 “不反抗” 的代名词,而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的克制。 可时代早变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2023 年,中国的 GDP 突破 126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现在的解放军,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网络战、太空战、无人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壮大,远洋护航、国际维和、灾难救援等任务也锤炼了实战能力。 这样的国力和军力,已经不需要靠 “不开第一枪” 来被动防守,而是有底气、有能力主动捍卫国家利益。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安全威胁早就变了模样。过去是大规模全面战争的风险,现在更多是灰色地带的挑衅、岛礁争端的摩擦、“台独” 分裂势力的勾结。 这些情况下,纠结 “谁开第一枪” 根本不切实际。如果敌人的军舰都闯进了我们的防御辖区,“台独” 分子的动作突破了红线,还等着对方先开枪,那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戴旭教授的话其实点明了核心:军队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不是纠结形式上的 “第一枪”。只要对方的行为侵犯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就已经越过了底线,解放军就必须果断出手。 看看国际上的现实案例,美国从来不会纠结 “谁开第一枪”,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会主动挑起冲突。 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美国动辄以 “反恐”“维护人权” 为借口动武,造成了无数无辜平民伤亡。 而中国一直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开第一枪” 的原则本质是和平善意,但这份善意不能变成别人欺负我们的筹码。 现在的中国,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 “不打第一枪”,而是让敌人不敢越界的 “亮剑精神”。 它不是 “不能开枪” 的枷锁,而是 “不主动挑事” 的自律;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中国军人的底线很明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0 阅读:85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