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快评:造假手段拙劣的郭某,何以一路绿灯成了高校首席科学家】有媒体查证后披露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18:13:03

【南都快评:造假手段拙劣的郭某,何以一路绿灯成了高校首席科学家】有媒体查证后披露,郭某宣称的“1994年陕西高考状元”身份,与当年实际状元信息严重不符;所谓“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经历”均无法证实;甚至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记录,也是张冠李戴同名获奖者的荣誉。另外,郭某声称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被引6000余次,但在主流学术数据库中却“查无此文”……更让人疑惑的地方在于,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高度透明、学术评价体系日益严密的时代,一个履历几乎全假的人何以能堂而皇之地登上高校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的高位?公众对郭某事件的强烈关注,本质上是对学术诚信底线被突破的担忧。当下,在“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评估的压力下,许多高校为快速提升科研指标,不惜重金“抢人”,形成了“唯帽子”“唯论文”“唯头衔”的粗放式引才模式。只要简历耀眼,便可一路绿灯,快速获得职位、经费与资源,而高校对这些光环背后的真实性核查却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对郭某事件的处理,不能止于个案追责。高校必须从制度层面反思:如何建立更加严谨、透明、可追溯的人才引进与资格审查机制?如何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守住学术诚信的底线?

0 阅读:307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19
2025-11-19 22:23

校长、人事处长收了多少钱?

虚度浮华

虚度浮华

8
2025-11-19 23:54

噗哈哈哈,今年最大的笑话[哭笑不得]。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7
2025-11-19 22:12

能不能屠宰了,太恶劣了!

龍的心

龍的心

6
2025-11-19 23:32

各取所需

用户17xxx10

用户17xxx10

5
2025-11-20 07:25

有钱啥都能买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4
2025-11-20 09:24

如果所有学术都造假的话,那他怎么能当博导,也要上讲台会讲课啊!这个大忽悠不应该开除,绝对是个旷世奇才!

zooon

zooon

3
2025-11-20 06:39

也是的人才

hkdin卧

hkdin卧

3
2025-11-20 09:29

还有日本学历!哈哈哈!这假造的骗这么多年!怎么审查的?[大笑]

林中杉

林中杉

2
2025-11-20 08:29

短剧都不敢这么演

用户85xxx32

用户85xxx32

1
2025-11-20 11:21

能忽悠成高校首席科学家,博导的这人得牛逼成啥了。

猜你喜欢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