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系统的“碰瓷”战术已经图穷匕见!11月17日晚的安全通知,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公然挑衅。在没有任何确凿情报支撑下,诱导日侨将每一个中国路人都视为“潜在暴徒”,这种恶意煽动仇恨的操作,根本不是什么领事保护,而是一次精准计算的“外交构陷”。 这份通告的杀伤力,在于它建立了一个恶毒的“敌意预设”。它刻意模糊了“刑事案件”与“政治仇恨”的界限,将所有不确定的风险,全部打包归咎于“日中关系恶化”。这等于是在向在华日侨下达一道“心理动员令”:你们正处于敌国境内,周围全是敌人。一旦这种“受迫害妄想”被植入,任何一起普通的街头摩擦,都会被日本外务省迅速“武器化”,包装成中国社会排外的铁证。 但话说回来,使馆发个预警,是不是我们太“阴谋论”了?毕竟保护侨民是使馆的法定义务,就像天气预报报暴雨,哪怕最后没下,总比淋湿了强吧?既然两国关系确实紧张,提醒大家“走路回头、结伴而行”,难道不是一种负责任的防御性措施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外交官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啊。 这正是日本外务省最阴险的“灰色博弈”。这种预警的时机选择,暴露了其“防御”外衣下的“进攻”獠牙。当前中国社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反日游行,治安环境在全球也是第一梯队。在这个时间点突然拉响“空袭警报”,唯一的解释就是配合东京的“撤资战略”。他们需要制造一种“中国不再安全”的恐慌氛围,吓阻日本商界的摇摆,为这一轮“经济脱钩”寻找一个无法反驳的“安全借口”。与其说是保护人身安全,不如说是为了保护“反华政策”的落地。 这种“受害者扮演”的戏码,是为日本国内右翼激进路线铺设的“道德红毯”。只要让日侨表现得越恐惧,岸田政府扩充军备、介入台海的理由就越充分。这是一条将“民间恐慌”转化为“扩军资本”的毒辣逻辑链。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自证清白,而是直接戳穿这种将平民安全当作政治筹码的卑劣行径。 你怎么看日本这次“无中生有”的恐慌制造?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日本外交系统的“碰瓷”战术已经图穷匕见!11月17日晚的安全通知,是对中国国家形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2025-11-19 17:22:32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