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日本防卫相小泉进次郎突然宣布了。 据日本媒体报道,他把台海的和平稳定直接同日本的海上运输联系在一起,并点名了南海、巴士海峡、东海以及太平洋交汇处,称这些区域变化会影响日本能源船队的航线。看上去是关心能源安全,实际上是在为将来插手台海事务铺路。 2024年,日本与美国签下军售合同,订购了400枚“战斧”巡航导弹,计划从2025财年开始交付,为了能用上这些导弹,他们还打算改造8艘“宙斯盾”驱逐舰,让其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与此同时,两艘“出云级”大型舰艇正在改装,以便搭载F-35B战斗机,这意味着它们将变成轻型航母。此外,日本还计划部署超千枚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强,这和所谓“专守防卫”已经没有太大关系。 这些军事动作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支持。2023年,美日两国更新了《防卫合作指针》,首次明确把台海局势纳入共同应对范围,此后美日几乎不间断地在台海周边举行联合演习,大规模的舰队和战机频频亮相,把军事威慑摆在了台海门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泉进次郎的能源航线论就显得不那么单纯,日本的能源运输确实依赖台海航线,原油进口有近九成、液化天然气有八成走这里,每天都有数百艘商船通过这片水域。 一旦选择绕行,成本会急剧上升。从台湾东侧走会多出一千多海里,运输费用平均增加四分之一,如果完全避开,开销可能翻到六成,对资源紧缺的日本是无法长期承担的。 但这条航线在和平时期并没有出现阻碍,真正可能带来风险的,是日本这种不断挑动局势的言行,小泉家族的政治立场一向偏向右翼,他父亲小泉纯一郎在任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而他本人早就公开说过“台湾有事,日本必出手”,如今只是换了能源话题来包装。 日本的相关文件更能解释其真实意图。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已经把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刻意突出安全威胁,为打破战后军事限制找理由。 面对这些挑衅,中国外交部表态十分明确——如果日本敢用武力介入台海,将遭到坚决反击。这不是外交场合的空话,而是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底线。 日本如果执意在这条红线上试探,历史早就给过答案,曾经的军国主义扩张,让整个亚洲付出惨重代价,日本自己也陷入灾难,现在如果重蹈覆辙,不过是把自己推向危险。 台湾属于中国,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无论日本怎样找借口、抱着美国不放,都不能阻挡中国统一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