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19 12:53:32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得提早把后勤补给这一块准备扎实。   就在最近的自卫队高层战略研讨会上,南云宪一郎当着防卫省官员和驻日美军代表的面,抛出了这番“备战言论”,一下子就引发了外界对中日军事态势的热议。   作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首任长官,他的核心职责本是协调自卫队海陆空各兵种,还有跟驻日美军的战术协同,现在却把后勤补给放在了“备战”的首要位置,这操作其实挺耐人寻味的。   从今年3月开始,日本自卫队就忙着推进所谓的“海上运输群”建设,计划到2027年把舰船数量扩充到10艘,而且这些船都针对性改装了军需输送设备,专门用来给离岛驻军运物资、送弹药。   不光是海上运输,日本还在冲绳、宫古岛这些离岛偷偷扩建弹药库和燃料储备设施,甚至在鹿儿岛部署了专门的后勤保障部队,这些部署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冲着谁来的。   其实南云宪一郎盯着后勤不放,本质上就是戳破了日本的致命短板,资源太依赖进口了。   日本99%的石油都要从中东进口,运输路线得绕着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一路到太平洋,这么长的海上通道,随便哪个节点出问题都得断供。   天然气更不用说,90%靠进口,粮食自给率才38%,大米勉强能自足,小麦、玉米这些主粮大多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真要是冲突起来,海上运输线一被切断,内部储备撑不了几个月。   反观中国,光钢铁年产量就占全球一半以上,常规导弹月产量能达到百余枚,而且稀土、钨这些关键军工材料储量丰富,完全不用看别人脸色。   就拿军事硬实力来说,中日之间的差距早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2025年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经突破400艘,总排水量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3.2倍,单说055型万吨大驱,上面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能轻松突破日本的宙斯盾系统,这可不是日本那些改装的准航母能扛住的。   空军方面,中国歼-20隐身战机的部署规模是日本F-35的七倍,而且还搭配了空警-500预警机和专门的电子战飞机,形成的战场感知体系,能让日本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分分钟陷入瘫痪。   更关键的是火箭军的威慑力,东风-21D、东风-26这些“航母杀手”能精准打击第二岛链内的所有军事目标,日本那点反导系统,面对高超音速武器根本就是摆设。   其实中日要是真发生冲突,跟俄乌战争完全不是一个逻辑。   俄乌是陆上邻国,乌克兰能通过公路、铁路不断接收西方的武器和物资援助,补给线相对稳固,这才拖成了拉锯战。   但中日之间隔着重洋,真要是开打,主战场肯定在海上和离岛,日本的补给线得跨越广阔海域,而且还得经过中国海空力量的控制范围,想安稳输送物资简直难如登天。   日本虽然在扩充海上运输群,但中国的潜艇部队早就形成了“质+量”的双重优势,093改进型核潜艇、039C常规潜艇的隐蔽性和打击能力,对付这些补给舰船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再说军费,日本的防卫预算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这几年连续十三年增长,早就开始挤压民生和产业转型的资金,真要陷入长期对抗,经济先扛不住的肯定是日本。   美日同盟看着唬人,但真到了高强度冲突的时候,这点“协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驻日美军的基地大多集中在冲绳、横须贺这些地方,本身就处于中国火力覆盖范围内,而且美军的弹药储备、兵力投送能力,面对现代海空冲突也未必够用。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核心军事装备,比如F-35的维修保养、导弹的核心部件,都得依赖美国,真要是断了供应,根本没法自主持续作战。   中国就不一样了,从装备研发到产能保障,从后勤投送到战略支援,形成了完整的自主体系,这才是打赢速决战的根本底气。   说白了,南云宪一郎紧盯后勤的表态,不过是对自身短板的无奈承认。   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地理环境、战争形态,早就决定了一旦冲突爆发,绝不会是俄乌那样的拉锯战,而是体系化优势下的速决对决。   日本与其花巨资拼凑补给力量,不如正视历史与现实,放弃那些军事冒险的念头,毕竟维护地区和平,才是对日本自身最有利的选择。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