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报道,河南舞钢,一52岁男子借给某房地产开发商1100万,对方用37

朦胧烟雨楼 2025-11-19 10:25:08

11月18日报道,河南舞钢,一52岁男子借给某房地产开发商1100万,对方用37套房子做抵押,一共4000平。11年后,开发商还没还钱,男子准备卖房变现,却惊讶的发现,自己名下37套房只剩下3套了,34套房被发商伪造公证书变卖了,假公证书竟数次通过相关部门的三级审核。相关部门:没能力核实真假。男子顿时傻了眼!(信源:金羊网)   2025 年张亚太他站在曾经用来抵押借款的钢城花园二期楼盘前,手里攥着那叠早已失去效力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怎么也想不通,11 年前的一场 “稳当” 借款,如今会变成一场吞噬他千万资产的骗局。   2014 年,彼时的张亚太在舞钢商界小有名气,靠着多年打拼攒下了 1100 万的家底。那年,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负责人找到他,说公司开发钢城花园二期时遇到了资金瓶颈,想借 1100 万周转。为   表诚意,对方提出用旗下 37 套房产作抵押,总面积近 4000 平,并当场拿出了 37 份盖着鲜红公章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每套房子的网签编号、具体楼号、房号、面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张亚太仔细核对了合同细节,又实地看了那片即将崛起的楼盘,觉得有这么多房产作保,这笔借款万无一失。他爽快地把钱打到了开发商账户,然后小心翼翼地将 37 份合同锁进了保险柜,满心以为这是一次 “双赢” 的合作,只待数年后开发商还款,自己也能落得一笔可观的收益。   接下来的 11 年,张亚太的生意起起落落,他偶尔会想起这笔借款,但每次看到保险柜里那厚厚的一沓合同,心里就踏实不少。他甚至规划过,等这些房子升值了,要么卖掉一部分套现,要么留着收租,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   直到 2025 年,张亚太的公司急需一笔资金救急,他这才想起了那 37 套抵押房。他拿着合同来到房产交易中心,准备办理房产变现手续,可工作人员查询后的结果,让他如遭雷击 —— 系统显示,他名下的房产只剩 3 套,其余 34 套早已不翼而飞。   张亚太以为是系统出错,赶紧又拿着合同去了另外几个相关部门查询,得到的却是同样的答复。他慌了神,立刻找出那 37 份合同原件,逐一对比网签信息,这才发现,除了 3 套,另外 34 套的网签记录都被变更了。   他疯了似的四处打听,终于从知情人那里得知,开发商竟然伪造了公证书,把他名下的 34 套房子偷偷变卖了!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破绽百出的假公证书,居然一路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三级审核。他找到当初审核公证书的部门讨要说法,得到的回应轻飘飘却又无比刺耳:“我们没能力核实公证书的真假。”   消息传开后,整个舞钢都炸开了锅。有熟悉张亚太的人替他惋惜:“老张这人挺实在的,谁能想到碰上这么个事儿,1100 万啊,就这么没了大半。”   也有市民后怕:“这要是换成我,恐怕现在还蒙在鼓里呢,以后涉及房产抵押,谁敢轻易相信?”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发酵。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愤怒留言:“假公证能过三级审核,这审核流程是摆设吗?开发商胆大包天,相关部门也难辞其咎!”   还有网友无奈调侃:“现在借钱都得自带鉴假团队了?不然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 更有法律从业者分析:“这不仅是开发商的诈骗行为,相关部门审核失职也涉嫌违规,必须彻查到底,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如今,张亚太已经报了警,当地警方和纪委监委都已介入调查。可对于他来说,1100 万的借款本金,以及 34 套房子的潜在价值,是他 11 年来的信任和期待,如今却成了一场镜花水月。   这场由借款抵押引发的风波,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不仅让张亚太的生活陷入混乱,更在当地乃至全网引发了对房产抵押合规性、公证审核严肃性的大讨论。   人们不禁要问,一套假公证书,是如何在层层审核中 “过关斩将” 的?普通民众的资产安全,又该由谁来守护?这起事件的最终结果尚未可知,但它留下的一连串问号,却值得所有人深思。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81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