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拿到一张胃镜报告单,上面俩字儿,特别刺眼——“重度”。 胃黏膜重度萎缩,还伴着重度肠化。 那是什么感觉? 就是感觉身体里埋了颗定时炸弹,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但你知道,离那个最不想听到的词儿,就差那么一小步了。 讲真,搁谁身上谁都得腿软。 这半年怎么熬过来的,只有天知道。忌口、吃药、调整作息……每一样都像是在跟身体的“叛变”拔河。 半年后,再躺上那张检查床,心里是真没底。 结果出来了。 原来的“重度肠化”,变成了“小区肠化”。“重度萎缩”也变成了“浅表萎缩”。 从“重度”到“小区”,几个字的变化,背后是一个人从绝望边缘被拉回来的庆幸。 你说神不神奇。 其实哪有那么多神话。身体有时候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你放任它,它就敢往悬崖边上跑;你耐着性子,好好管教它,拉它一把,它还是知道回头的。 这哪是什么医学奇迹啊。 这分明就是一场跟自己的博弈,用半年的小心翼翼和坚持,换一个身体的重新接纳。 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