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要把在印太的军演和基地合作继续

弘晋风姿 2025-11-19 02:24:45

果不其然。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要把在印太的军演和基地合作继续加码,并确认与菲律宾新增四处可用地点,还强化对芯片和高端设备的出口限制。 从芯片这条线看得最直观。2022年10月的限制令一直在加码,“芯片四方”沟通也没停。国内这两年在装备和工艺上连续推进,华为的新品和多家代工产能恢复就是信号。对照过去一年里高通、英特尔等企业在对华业务上的波动,有分析称限制反噬明显。结论很清楚:停火不等于歇手,科技掰手腕还在继续,但想全盘切断很难。 把镜头拉到供应链。海关总署公开数据里,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在2023年超过1万亿美元,与欧盟保持高位。美国要是搞全面封堵,首先压到的是跨国企业的订单和交付。核心意思不变:中国在全球分工里份量不小,停火后的围堵口号更响,但落地空间有限。 再落到海上这条线。美舰穿行台海、在南海联合演训,都是近期常态。解放军的回应也常态化,辽宁舰、山东舰在役,福建舰已经开始海试,周边空海力量密度在提升。对比美方的“过航”动作,风险边界被看得很清楚。要点还是那句:军事上试探会有,但大动作门槛高。 时间线往前推到能源。俄乌一旦停火,油气价格波动可能收敛,对任何进口大国都是减压。中国与俄罗斯的管道和海运合作本来就在走,停火后运输不确定性下降是利好。主线没变:外部风险少一点,国内成本稳一点。 再说重建这个话题。乌克兰战后如果开放基建、电力等项目,中国企业在铁路、光伏、工程机械上都有成熟能力。参与与否要看实际安排和当地规则,但机会客观存在。这条也对应主旨:停火不是负担,更多是新的业务窗口。 回到钱面上。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维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风险缓冲能力在线。美国的金融招式如果向中国复制,牵动范围会更大,市场承压的不止一方。核心判断还是稳:金融牌会打,但效果不会像喊的那样“一键封杀”。 把区域态度补一下。东盟一贯强调不选边站,拉美、非洲在产能合作上更看订单和就业。停火后话语会更密,但多数伙伴还是盯着实惠。这意味着围堵的联盟纵深有限。 再落到企业端。苹果在华生产比重仍高,印度和越南产能还在爬坡;新能源链条里,电池、材料的配套集中度高。这些具体环节决定了短期内替代难度。围堵的喊话并不等于可执行。 把前后串起来看,俄乌停火不会把中国推向“灾难”。真正的硬仗在科技、供应链、海上管控这些具体赛道上,是持续的拉扯,不是突然的断崖。 话说到这儿,立场再明确一下:外部加压会在,但空间和节奏取决于实操环节。稳住产能和市场,守住技术与通道,围堵就只剩口号。

0 阅读:0
弘晋风姿

弘晋风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