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逗不逗,一个打了一辈子,从香港打到好莱坞的男人,71岁了,坐拥30亿,居然连把自己的孩子叫回饭桌上,都做不到。 他这一辈子,总觉得对孩子好,就是拼命赚钱给他们最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常年扎根片场,忙着拍戏、赶通告、处理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事业里。 对房祖名,他给了“星二代”的身份,用自己的资源为他铺路,让他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他没意识到,小时候的房祖名,想要的不过是爸爸能多抽点时间陪自己玩一会儿,开家长会时能出现在身边,而不是总被“爸爸很忙”的理由敷衍。 对于吴卓林,他的陪伴更是少得可怜。明明是他的女儿,却从小在缺失的父爱中长大,长大后宁愿在国外打零工、理货,靠自己挣微薄的薪水糊口,也不愿主动提及“我爸是成龙”。这份看似叛逆的选择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对被重视、被关心的渴望,她想要的从不是亿万家产,只是一份简单平等的父爱而已。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期待真的很朴素。不是非要金山银山,也不是追求耀眼的光环,而是摔倒时能有一双温热的手扶起自己,而不是只有保姆的安慰;是受委屈时能有个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而不是隔着电话的几句客套;是放学回家能有人听自己讲学校的琐事,迷茫时能得到一句实在的鼓励,而不是“赚钱都是为了你”的苍白解释。 太多父母都和曾经的成龙一样,把“赚钱养家”当成缺席陪伴的借口,觉得物质补偿就能弥补所有亏欠。可他们忘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那些错过的家长会、缺席的生日、没耐心听完的心里话,一旦过去就再也无法重来。 等孩子长大成人,才发现再多的财富,也填不满童年缺失陪伴留下的空缺。房祖名的迷茫,吴卓林的疏离,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真正的父爱母爱,从来不是给孩子多少物质,而是愿意为他们花多少时间,用心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