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很开心! 季军也很开心! 亚军最不开心! 果然,最后只有亚军是不开心的。 11月14日晚的全运会乒乓球混双颁奖台,简直是情绪对照的活样本。 广东队的刘诗雯刚把金牌挂在脖子上,就被搭档林高远一把抱住,她笑的时候眼尾都弯成了月牙,抬手擦汗的动作里全是藏不住的轻松。 旁边季军领奖台上,辽宁队的袁励岑攥着铜牌一个劲咧嘴,镜头扫过时还对着观众席挥了挥手,那股子兴奋劲儿隔着屏幕都能传过来。 唯有中间的江苏队蒯曼,站得笔直却没怎么抬头,银牌在灯光下反光,却照不出她脸上的半分笑意,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运动服下摆。 这场景的前因,得从两天前的赛场说起。 袁励岑和王艺迪能站在这儿,是13号晚上拼出来的,当时他们和徐海东、陈幸同打满七局,第四局还曾7比1落后,最后是林高远的逆旋转发球得分,才以11比8惊险拿下季军赛。 而14号的决赛更跌宕,蒯曼和陈垣宇一开场就火力全开,15比13、11比8连下两城,眼看着冠军就近在眼前。 可谁想到刘诗雯和林高远硬是追了回来,连扳四局,最后一局更是打到12比10才分出胜负。 蒯曼走下赛场时,手里的毛巾都被捏得发皱,混采区里记者问她感受,她半天只挤出一句“差一点”。 其实体育圈早有句糙话:亚军是最大的输家,这话最近在梁伟铿那儿得到了印证。 这位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双亚军说过,颁奖时他满脑子都是“另外两组是赢了上来的,就我们是输了站在这”。 蒯曼此刻的心情,大抵就是如此。 你想啊,她和陈垣宇都摸到冠军奖杯的边儿了,前两局的优势让他们真的相信自己能赢,可最后却眼睁睁看着胜利溜走,脑子里肯定全是“如果那球再拧得狠点”“如果接发球没失误”的念头。 这种“差一点”的遗憾,比一开始就落后更磨人。 袁励岑的开心就好理解多了,他太清楚没站上领奖台的滋味。 季军赛那七局,每一分都像在走钢丝,第四局被拉开分差时,他低头系鞋带的动作都透着紧张,后来能赢下来,纯属“劫后余生”的庆幸。 银牌是输来的,铜牌是赢来的,这话虽绝对,但理儿是这个理儿。 刘诗雯的喜悦则多了层沉淀,从2009年的世界杯金牌到如今的全运冠军,她在乒乓球台前拼了十几年,这次0比2落后翻盘,更像是对自己坚持的奖赏。 当然不是所有亚军都不开心,比如举重选手苏婷婷,本来目标只是进前八,最后拿银牌反倒觉得超预期。 可多数时候,亚军的失落都源于“参照物”,前面有触不可及的冠军,后面有没输最后一场的季军,唯独自己夹在中间,成了“最接近胜利的失败者”。 就像跳水名将陈艾森,全运最后一战拿了亚军,退役时说“拼尽全力了”,可语气里的遗憾谁都听得出来。 竞技体育的魅力,从来都不只在金牌。 那些笑与泪的真实,才让赛场更动人。 你有没有为一场比赛的输赢彻夜难眠?是像袁励岑那样庆幸,还是像蒯曼那样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