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天!安徽宿州,一男子身体不适,去医院拍了一张腹部CT,可当他取检查报告时,却发现上面写着“子宫未见异常”,男子一下就蒙了:我一个男的哪来的子宫?他觉得医院的报告太草率,医院也是很快对涉事医生处理,但有些网友认为:应该理解一下。 毕竟是三甲医院,不管是设备还是医生,按理说都挺靠谱的,他也没多想,挂号、排队、拍了腹部CT,之后就回家等着取报告。 等了几天,张先生按时去医院拿报告,本来还想着看看检查结果有没有大问题,结果打开报告一眼扫过去,整个人都定在原地了。 报告上的诊断结论里,明晃晃写着“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再仔细看了一遍,患者姓名、年龄都是自己的,性别那一栏也清清楚楚写着“男”,可怎么就冒出“子宫”了? 张先生拿着报告,心里又气又懵,哭笑不得。 他找医院工作人员询问,对方看了报告也有点尴尬,说是可能医生忙中出错了。可张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三甲医院啊,做检查出报告这么严肃的事,怎么能犯这种常识性错误?这又不是小事,是连性别对应的身体器官都搞混了,也太草率了吧? 他觉得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就把自己的经历和这份离谱的报告拍下来发到了网上,还吐槽了一句“我一个男的,医院居然给我检查出子宫没问题,这是让我怀个孕吗?”没想到帖子一发,立马就引爆了网络,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 一部分网友觉得,医生平时工作压力太大了,每天要接诊那么多病人,写那么多报告,可能是用了通用模板,复制粘贴的时候忘了修改性别相关的内容,纯属无心之失。“谁还没个粗心的时候呢?”“只要没影响病情诊断,没耽误治疗,稍微理解一下也没啥”,还有人说自己去医院看病,也遇到过报告上写错身高、体重的情况,都是小疏忽,没必要揪着不放。 但更多网友根本不买账,觉得这可不是“小疏忽”。“医疗报告是治病救人的依据,一个字都不能马虎”,“连性别和对应的器官都能搞错,那报告里的其他诊断结论还能信吗?”大家的担忧很实在:要是患者没仔细看报告,或者拿着这份错报告去别的医院复诊,会不会造成误诊?就算这次没影响病情,可这种低级错误,彻底摧毁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啊。 还有人吐槽,“模板化办公也得有底线吧?写完报告就不能花几秒钟核对一下吗?”“三甲医院的专业度去哪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刚毕业的医学生都不会犯吧?”网友们的愤怒,本质上是对医疗严谨性的期待,看病本身就是件让人焦虑的事,患者把身体交给医院,图的就是放心,可这样一份错漏百出的报告,怎么让人放心得下? 这事发酵得很快,宿州市立医院也没敢拖延,很快就做出了回应。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张先生,当面道歉,解释说确实是工作失误,会重新出具正确的报告。之后又公开通报,说已经成立了调查组,对涉事的医生和科室主任都做了停职处理,还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报告审核流程,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其实平心而论,医生的工作强度确实大,每天面对大量患者,还要处理各种病历、报告,偶尔疲劳走神或许可以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可以原谅,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严谨”两个字是底线。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忙,但不能错;你可以累,但不能敷衍”。 一份报告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多花几秒钟核对一下基本信息,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责任吗? 张先生也说,他不是非要揪着不放,就是觉得医院太不重视了。本来去看病就挺担心身体的,结果还遇到这种事,心里更不是滋味。 现在医院虽然道歉了,也处理了相关人员,但他心里对这家医院的信任,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 这事也给所有医院提了个醒:医疗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大问题。模板化办公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能成为责任心缺失的借口。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拿到检查报告后,也确实得仔细看一眼基本信息,万一遇到类似的错误,也好及时发现,避免后续麻烦。 网上的争论还在继续,有人觉得处理太重,有人觉得就该这么严格。但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核心诉求都是一样的:希望医院能更严谨,医生能更负责,让我们去看病的时候,能真正放心。毕竟,医疗行业承载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 信息来源:现代快报

老婆,叫老公
感觉工作强度大,那你为什么还不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