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已经批准把自己国家的货币“去掉4个零”,也就是一万元变1元。有些国家会周期性

探修説 2025-11-18 17:32:02

伊朗已经批准把自己国家的货币“去掉4个零”,也就是一万元变1元。有些国家会周期性的出现这种很“奇葩”的事情,其实一般只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长期的高通胀! 货币 “去零” 不是真的让财富缩水,而是给货币 “瘦身”,让它重新方便使用。 伊朗这几年的通胀率高得吓人,长期维持在两位数甚至三位数,钱越来越不值钱。 以前买一袋面粉可能花几千里亚尔,后来得花几百万、几千万,买个大件商品更是要扛着一沓沓现金,不管是日常交易还是记账核算,都麻烦得要命。 商家标价得写一长串零,消费者付钱得数半天,银行处理账目也得面对海量的数字,效率极低,甚至还会出错,这种情况下,“去零” 就成了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把四个零去掉,一万元变一元,数字简洁了,交易和核算都能回归正常。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长期高通胀。伊朗的高通胀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是内外因素叠加的结果。外部来看,这些年伊朗遭到西方长期制裁,石油出口受限。 石油可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出口受阻直接导致外汇储备减少,本币里亚尔持续贬值。 本币一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就蹭蹭涨,比如工业原材料、民生商品这些依赖进口的东西,价格一涨就带动整个社会的物价全面上涨,形成通胀循环。 内部来看,伊朗的经济结构本身就有问题,过度依赖石油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没法满足国内需求,只能靠进口补缺口。 再加上政府为了应对制裁和维持财政,一度过度印钞,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可对应的商品和服务没跟上,钱自然就越来越不值钱。 比如以前 10000 里亚尔能买一斤肉,通胀后可能得 100000 里亚尔才能买到,数字越变越大,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却越来越弱,到最后,这些零已经成了经济运行的负担,只能通过 “去零” 来重置。 其实这种 “货币去零” 的操作,很多高通胀国家都玩过。 比如土耳其、阿根廷、津巴布韦,都曾因为高通胀导致货币大幅贬值,不得不通过去零来重启货币体系。 津巴布韦当年通胀最严重的时候,货币上印着上万亿的面值,最后只能彻底放弃本币,改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伊朗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去零” 就是想保住自己的本币,通过调整面值,配合其他经济政策,慢慢稳定通胀,让货币重新恢复信用。 但得说清楚,“去零” 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它能解决数字繁琐的问题,却解决不了高通胀的根源。 如果伊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缓解外部制裁、稳定本币汇率,过不了多久,通胀可能还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可能又得面临 “加零” 的尴尬。 比如土耳其,过去几十年里已经给货币去了好几次零,可通胀问题没彻底解决,货币依然时不时面临贬值压力,就是因为根源问题没解决。 伊朗政府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货币去零往往会配合其他政策,比如收紧货币政策、稳定财政收支、推动产业多元化等。 但这些政策见效慢,而货币去零能立刻改善交易环境,给经济运行松绑,算是 “先解决眼前麻烦,再慢慢调理根本”。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手里的钱虽然少了四个零,但实际购买力没变化 —— 以前手里有 1000000 里亚尔,去零后就是 100 里亚尔,能买的东西还是一样多,只是花钱和收钱更方便了。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