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过去80年来西方世界秩序和过去35年来东方世界秩序

世从尔 2025-11-18 15:56:43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 “过去80年来西方世界秩序和过去35年来东方世界秩序已经终结。” 如果我们想要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这只有与我们的欧洲邻国携手合作才有可能实现。   这番话听上去有点沉重,但其实讲得非常现实,世界确实正在经历一次深层次的裂变,无论是政治格局、经济模式,还是安全体系,很多原来看上去稳定的东西,如今都开始动摇。   说到西方秩序的终结,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美国影响力的下降,过去几十年,美国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无论是联合国的运作、北约的扩张,还是全球金融的规则制定,都绕不开它。   但这几年,尤其是从疫情开始,加上俄乌战争再到中东冲突爆发,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明显出现了疲态。   它一方面要面对国内的分裂和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也很难再轻易拉起一个统一的阵线,这就导致原本以它为核心的西方秩序开始出现裂缝。   欧洲这边的处境其实更复杂,一方面,欧洲国家跟美国在很多问题上仍然保持一致,比如对乌克兰的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等等。   但另一方面,欧洲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不能再一味跟着美国走,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在能源、安全、外交方面都有自己的考虑。   尤其是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支柱国家,最近几年在能源转型、制造业危机以及外交调整上承受了不小压力。   默茨这时候提出要“携手邻国塑造新秩序”,其实也是表明德国不愿再做被动的跟随者,而是要在新的格局里争取主动。   东方秩序的变化也同样明显,过去三十多年,亚洲的主要趋势是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带动了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融合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但近几年,地缘政治的紧张加剧了不确定性,中美关系的复杂化、日韩与中国的互动调整、印度的战略野心,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寻找平衡,这些因素都在让原本以发展为主的东方秩序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难预测。   默茨提出“新秩序”的说法,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旧的规则体系已经不能解决新的问题。   比如,联合国安理会的结构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全球力量分布,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作用也不断减弱,国际货币体系仍旧偏向某一方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主动去推动新秩序的建立,那就只能被动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   不过,默茨强调“与欧洲邻国合作”这一点很关键,现在的欧洲确实面临一系列共同问题,比如移民潮、通货膨胀、安全威胁、产业链重组等,这些都不是单靠一个国家就能应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凝聚欧洲力量、加强区域协作,可能是唯一能在全球博弈中保住地位的办法,欧洲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各自为政,一遇危机就各自为战,那很难在新秩序中拥有话语权。   但合作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欧洲这样一个文化、语言、历史背景差异极大的大陆上,统一步调并不简单,德国和法国虽然经常被视为欧洲的双轮,但两国在很多问题上也有分歧。   小国如匈牙利、波兰则对欧盟机制本身就有诸多不满,在这种背景下,默茨要推动的“携手重塑秩序”,既需要政治智慧,也需要经济手段。   从现实层面讲,德国如果想发挥引领作用,首先得解决自身的内部问题,比如能源转型中出现的产业压力、对外依赖过高的问题,还有制造业外流带来的就业焦虑。   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德国的自身稳定就很难保证,更别说带动整个欧洲,默茨政府在这方面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真正推动改革,还需要时间和社会共识。   世界确实变了,旧秩序已经撑不起今天的局面,而新秩序还没真正形成,在这个过渡期,谁能先找到方向、团结力量,谁就有机会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默茨的话虽然简短,但背后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思考,也是一个地区对生存方式的重新定位。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圆桌|回应美国智库之声:中国专家眼中欧洲在中美博弈间的抉择之道》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世从尔

世从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