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厘米M/57型炮(75毫米炮塔炮,1957型)是瑞典海岸炮兵在20世纪50

肖宁看武器 2025-11-18 12:47:49

7.5厘米M/57型炮(75毫米炮塔炮,1957型)是瑞典海岸炮兵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一种轻型且相对廉价的火炮,旨在取代当时大量老旧的近程海岸防御系统。最终,该型火炮分三个系列共建造了30个三联装炮组。其中16门出口到挪威,并研制了一种名为7.5/65的机动型火炮,使得该型火炮的总产量超过100门。二战结束后,瑞典还保有大量老旧的轻型海岸防御设施,主要由老式海军火炮组成,是在二战期间为满足短程海岸防御的迫切需求而匆忙建造的,但这些设施早已过时,而且当初的设计并未考虑核武器的威胁。当时正在建造的105毫米全自动火炮系统(105毫米TAPJ M/50)由于制造商延误和其他问题而饱受困扰,因此决定采用一种更轻便、更简单的系统,用于重要地点的近程防御,同时研究哪种替代方案(常规火炮、火箭炮或导弹)能够满足对更强大火力的需求。该型火炮安装在装甲炮塔内,弹药库位于地下至少5米处。炮塔通常装有玻璃纤维伪装罩,难以被发现。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炮管在不使用时放置在支架上的叉形结构。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地面冲击波。不使用时,炮管会用玻璃纤维罩进行伪装。7.5/57 是一种气冷式半自动火炮,采用垂直滑动式炮闩和带有排烟器的整体式炮管。它使用定装弹药,弹药由炮身下方的弹药库通过扬弹机供弹。扬弹机和火炮的装填均需人工完成,但扬弹机底部设有一个旋转弹鼓,起到缓冲作用。弹壳被抛入管道,并向下滑入弹药库对面的房间。通常情况下,每门火炮由7名炮手操作,其中3名在炮塔内(炮长、横向旋转操作员和俯仰操作员),4名装填手在弹药库内。此外,还需要额外的炮组人员负责测距站、指挥中心、厨房以及近距离防御。该炮射速为每分钟25发,可发射5.52公斤(12.2磅)高爆弹,射程达12000米。其他可选弹药包括射程为11400米的穿甲反舰弹和射程为16000米的高容量增程弹。最初的8座炮台都建有中央设施,包括火控系统、电力供应和营房,并通过隧道通往每门火炮。后来进行了一些改造,有些炮台没有为每个炮位都设置隧道,但对中央设施的依赖是所有炮台的共同特征。有时,炮台的部分区域会进行巧妙的伪装,例如,OD炮台(现为费莫雷堡垒博物馆)的入口就被巧妙地伪装成一栋小房子,房子底层设有车库,而车库正是炮台的入口。建造技术是先爆破出一条中央隧道,然后在隧道内建造混凝土建筑。通常情况下,较小的隧道连接各个炮位,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由于地形限制而设置的隧道。第二批炮台由10个炮台组成,旨在通过减少每个炮台对中央设施的依赖并增加炮台之间的距离来提高其生存能力。然而,这并非完美无缺,例如,炮台仍然需要主设施供电。其建造技术与第一批基本相同,只是在建造过程中爆破出大型竖井,并将预制混凝土结构放置在其中,最后用混凝土“盖板”覆盖。第三系列(12个炮台)是对7.5/57型系统的重大升级。该系列更加注重核生存能力,各炮台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大。每个炮台都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并且改进了营房设施以提高舒适度。为了增强对地面冲击波的防护能力,隧道内原有的刚性混凝土结构被钢框架结构所取代,这些钢框架结构安装在弹性阻尼器上,从而与周围岩石隔离。此外,还安装了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第一系列和第二系列采用的是机械式火控系统,而第三系列则配备了更为现代化的模拟电子火控系统。由于每个炮台都实现了标准化,因此新兵的训练不必与战时部署在同一炮台进行。这种标准化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每个炮台的辅助动力由两台斯堪尼亚柴油发电机提供,燃料足够维持60天的运行。用水方面,海水取水口(用于厕所、淋浴等)和一口地下水井提供淡水。每个炮台都配备了若干假炮塔,这些模拟炮塔基本由玻璃纤维罩、钢管和热源组成,热源放置在模拟炮塔内部以使其具有红外特征。此外,还建造了模拟测距仪和目标指示雷达。炮台还为近距离防御部队提供了若干掩体(SK10型)和预先准备好的散兵坑。为7.5/57型火炮开发的第一套火控系统是Ci 710(中央仪器710),主要配备第一批和第二批炮台。该系统由一台机械弹道计算机、一个潜望镜和一个安装在炮兵连指挥所的雷达组成。备用指挥所还配备了一个额外的搜索潜望镜、一个雷达PPI(射电位置指示器)以及一个光学测距仪。1968年,该系统被世界上第一款投入使用的军用激光测距仪——爱立信公司设计的AML 701——所取代。Ci 710计算机由Arenco公司制造,可接收来自雷达、潜望镜或激光测距仪的输入信号,并生成三门火炮的视差校正射击参数。炮组人员使用模拟显示器来显示横向和俯仰角,然后需要手动跟踪这些数值。第3批炮台则配备飞利浦电子工业公司(PEAB)开发的ArtE 719型火控系统。该系统取消了潜望镜,取而代之的是带有集成激光测距仪的遥控低照度电视系统,从而使指挥所可以远离测距站。此外,雷达也被完全替换为更先进的设备。该设备配备了一个模拟电子计算单元,可以同时跟踪两个目标,并将归一化的目标参数以数字方式传输到每个炮位的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出各炮位的射击参数。然而,由于没有自动控制系统,炮组人员仍然需要手动瞄准。两个目标跟踪器允许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火炮先向目标1发射数轮齐射,然后在射向目标1的炮弹仍在空中时,切换到目标2并进行射击,之后根据需要重复此循环。短期射速约为每两秒一发炮弹。上世纪90年代,7.5/57系统即将迎来中期升级(MLU)。为了测试新功能, RU炮台被选为试验部队并进行了大量改装。改装内容包括:改进的伪装效果,降低特征信号利用水雾系统防护激光制导武器火控系统已更换为ArtE 727 型。改进型通风系统20 世纪 90 年代末,瑞典政府决定解散大部分海岸炮兵部队,并将重点放在两栖部队上,导致 MLU 的所有工作中止,对此进行了评估。之后,瑞典武装部队决定解散部分7.5/57炮兵连。最终,这一决定扩展到所有7.5/57炮兵连,那些未被列入纪念馆名单的炮兵连的拆解工作随即展开。OD炮台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个私人团体成功地将其从拆解中拯救出来,如今它已成为一座博物馆。拆解工作包括移除炮塔、所有设备和环境隐患。之后,所有开口都会用混凝土密封,炮台周围的区域也会被清理干净。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军方计划将该区域用于其他用途,否则禁止擅自闯入、拍照等禁令都会被解除。瑞典第 1 批炮台 HU(Hemsö 堡垒)是国家建设纪念馆,由 Statens Fastighetsverk 所有。第三系列EN3炮台(Ellenabben/Aspö)也是国家建设纪念馆,归Statens Fastighetsverk所有。该炮台仅保存了一座炮塔。第一批炮台(费默尔要塞)归博物馆协会所有。为了节省维护成本,其地下部分已被部分拆除。各种火炮和其他零配件被放置在诸如斯科讷省贝雷德斯卡普斯博物馆和哥特兰岛法罗松德博物馆等博物馆中。挪威购买的第3批3 Bolærne 炮台得以保存,包括雷达和两个测距炮塔。Skjeljanger炮台的炮塔装甲部分被安置在Tellevik炮台(大西洋壁垒博物馆)。挪威的另一座炮塔被拆解,耗资巨大。拆解工作始于2009年。

0 阅读:0
肖宁看武器

肖宁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