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德国方面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德媒报道,11月13日德国就禁用

弘晋风姿 2025-11-18 11:24:36

果不其然。 德国方面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德媒报道,11月13日德国就禁用“华为、中兴”等设备达成一致安排:2026年12月31日前,5G核心环节中的相关中国设备全部移除;到2029年12月31日,通信塔、传输线路、天线等所有中国设备全面剔除。 同一天的公开场合上,据报道德国总理在柏林一场商业会议中释放信号:6G阶段不引入来自中国的组件,被外界解读为定调。 先把国内建设摆在桌面上。工信部披露,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5G基站数超过300万台,设备成熟、运维体系完整,这些都是实打实跑出来的经验。 再看德国现状。德国内部多家运营商的现网里,华为设备占有一定比例,替换不是一句话的事。设备迁移牵连规划、割接、验收,一环扣一环,进度和用户体验都要稳住。 执行到时间节点,压力更清晰。从现在到2026年底只有两年多,核心环节移除意味着采购、到货、现场施工、兼容测试、用户迁移必须排期。英国在2020年后设定到2027年完成类似替换,运营商普遍反映成本上扬、建设节奏被拉长,这里的参照值得德国谨慎评估。 供应链也要算细账。欧洲可选的主要是爱立信、诺基亚,它们的产能需要面向多国同时调配,交付周期、价格、后续服务都不是即刻拍板就能解决。德国运营商要为额外的维护备件和工程队伍提前储备。 性能侧的对比同样关键。中国厂商在大规模并发、密集城区覆盖的场景里长期优化,指标和稳定性是靠海量站点磨出来的。德国若大面积替换,调优周期不可省,短期内指标回落的情况要有预案。 安全话题是触发点,但技术路径要分清。国内设备在不同国家通过了多轮测试与认证,德方强调“关键环节不引入”,更多像是在下棋抢地盘。安全审查可以更严,一刀切的替换会带来连锁工程压力。 落地层面还有程序性工作。禁用安排需要细则支撑,细则里通常会列出过渡、豁免、特殊场景处理,这些都会影响最终节奏。行业里常见的,是分批迁移、分区割接,避免全国同步停工。 范围扩大到能源、医疗、交通等关键设备,牵动就更复杂。替换不只是硬件,更包含软件版本、接口协议、备份方案、人员培训。任何一条链路没跟上,现场就会堵车。 回到核心判断,关键不在说得重,而在能不能按时、按质把网维持在稳定状态。通信网络是基础设施,施工窗口、用户体验、维护成本都是硬指标。 对中国企业而言,合规服务、透明交付是常态,面向不同要求做方案也不稀奇。行业更看重连续性,别把网络折腾停了才是底线。 这件事短期会让欧洲运营商多算账、多走流程,但技术竞跑不会因此停下。谁能把网建稳、用得住、成本控得住,谁就更有话语权。 收个尾:看清时间表、看准执行力,用事实说话。通信这盘棋,落在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线路的稳定运行上。

0 阅读:0
弘晋风姿

弘晋风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