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日外交交锋热火朝天之际,欧盟突然发话了:欧洲议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个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7 17:39:43

就在中日外交交锋热火朝天之际,欧盟突然发话了:欧洲议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个别议员和“台独”分子的接触,不代表官方立场。 其实西方国家能发出这种言论,充分证明了如今的中国,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最近一段时间中日之间的外交气氛确实紧张,起因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 11 月 7 日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将 “台湾有事” 和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 挂钩,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可不是随口的戏言,要知道 “存亡危机事态” 是安倍时期通过 “新安保法” 炮制的概念,以往再激进的日本政客也只敢在卸任后说说,她可是第一位在任首相把这话摆上正式国会场合的。 更离谱的是,面对中方严正交涉和日本国内的一片反对 —— 前首相野田佳彦说她 “言辞越界”,鸠山由纪夫强调台湾是中国内政,甚至超百名日本民众跑到首相官邸前抗议要求她辞职 —— 她还硬气地说言论符合政府立场,绝不撤回。 可就在日本这边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欧洲议会却站出来划清界限,明确说坚持 “一个中国”,个别议员跟 “台独” 分子的往来纯属个人行为,不算官方态度。 这反差背后,全是中国实力堆出来的底气,跟什么 “价值观共鸣” 可没多大关系。最直接的就是经贸这根绕不开的绳子,2024 年中欧货物贸易总额达到 7858 亿美元,就算全球经济放缓还逆势涨了 0.4%,其中中国对欧出口 5164 亿美元,增幅更是高达 3%。 德国、法国的街头,中国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常见,光 2024 年汽车类产品对欧出口就有 215.98 亿美元,更别说那些占了对中东欧出口 67.4% 的机电设备,早就融进了欧洲工业的毛细血管里。 还有那 1.9 万列中欧班列,一年运送 207 万标箱货物,425 万多吨的往来里全是真金白银的利益,欧盟再糊涂也不会为了几个议员的政治秀,断送每年数千亿美元的生意。 之前立陶宛倒是想当 “反华急先锋”,允许台湾设所谓 “代表处”,结果中方直接把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贸易上也让它尝到了苦头,木材、乳制品出口大减。 欧盟当初还想替它出头,跑到 WTO 告中国 “歧视性贸易”,结果闹到 2024 年只能以 “技术原因” 暂停诉讼,说到底就是拿不出半点证据,连第三国企业都不敢出来作证。 这事儿欧盟记着呢,知道碰中国核心利益没有好果子吃,现在自然不会跟着日本瞎起哄。 而且中国的合作价值可不只在经贸上,应对气候变化这种全球难题,欧盟离了中国也玩不转,2024 年启动的中欧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一上来就吸引了 80 多家机构参与,巴黎气候挑战赛上双方签的六项合作项目,连欧洲气候基金会都夸是全球典范。 2025 年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上,欧盟外交高官卡拉斯主动说欧中是伙伴,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这哪是认理念,分明是认实力。 再看日本自己,其实早就被中国实力捆得结结实实,高市早苗的狠话更像虚张声势。2024 年中日贸易总额 3083 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国,日本 63% 的稀土、100% 的重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这可是高端制造业的命脉。 中国还是日本最大客源国,2025 年前三季度就有 748 万中国游客赴日,要是真把关系搞僵,旅游业先得哭爹喊娘。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 17.6%,占 GDP 的 3.6%,而中国对日出口只占自身出口的 3.6%、GDP 的 0.81%,说白了就是日本更离不开中国市场。 高市早苗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嘴上喊着 “存亡危机”,却没敢真搞出实质性动作,毕竟真惹怒中国,受损的可是日本民众的饭碗,这也是她的言论在国内遭强烈反对的原因之一。 欧盟这声表态,不过是看清了现实:现在的中国,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尊重核心利益才是明智之选,毕竟没人愿意跟钱和发展机遇过不去。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