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 丹麦大笔一挥,送出了一份超过八亿欧元的对乌军援,但买单的却不是哥本哈根,而是莫斯科自己,这手操作钱来自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利润,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才之举。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拿俄罗斯被冻结的钱,给乌克兰买武器打俄罗斯。欧盟手里攥着俄罗斯2000多亿欧元资产,光利息就够买不少军火了。七月份他们就干过一回,转了15亿欧元给乌克兰。 现在欧洲各国为这笔钱吵翻天了。比利时怕俄罗斯报复,法国想让乌克兰用这钱买欧洲武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直接说这仗打不赢。就像一桌人吃饭,结账时你推我搡,最后找了个不在场的人买单。 莫斯科气得直拍桌子。俄罗斯外交部骂这是"金融恐怖主义",普京反手就扣了西方企业在俄的500亿美元资产。这就像两个邻居打架,一个把另一个的存款没收了,另一个直接把对方的车开走。 国际社会都在看热闹。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心里直打鼓:今天能冻俄罗斯的钱,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美元欧元这套体系,搞不好真要动根基。 乌克兰这边急得跳脚。他们的总理喊话:"把这些钱变成武器,让莫斯科知道侵略的代价!"可现实是,前线缺弹药,后方缺电力,这点钱就像往大火里泼杯水。 这事儿让我想起老家两个邻居吵架。老王把老李的自行车锁了,转头把车租出去赚租金。老李一气之下把老王家的水电全断了。最后两败俱伤,物业公司还得来调解。 欧洲现在就是这种心态:既想帮乌克兰,又怕赌注打水漂。表面上喊着正义,私下里都在打算盘。道德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83亿欧元军援,丹麦做了个顺水人情,俄罗斯当了冤大头,欧洲在钢丝上继续晃悠。战争从来不只是战场上的事,更是钱袋子的较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