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方高层突然宣布了,中方将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的消息。 ​​这一

温暖太阳 2025-11-17 13:13:12

就在刚刚! ​​泰方高层突然宣布了,中方将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的消息。 ​​这一步的信号很清晰:稳供应、稳预期。按近年数据测算,50万吨约占我国年度稻米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是补位,不是替代,目的是把口粮盘子铺得更稳。 你们知道吗?泰国这地方简直是“大米王国”,全国近一半的农业用地都种着水稻,416万户农户靠种稻过日子,占了农业总户数的65%!咱超市里常见的泰国香米、茉莉香米,都是他们的拳头产品,2022年光出口就占了全球大米贸易总量的15%,实力真不是吹的 。这次咱选泰国大米,可不是随便挑的,早年间就有过“大米换高铁”的合作,现在继续采购,既是老伙伴互信,也是看中了他们稳定的供应链。 可能有人会犯嘀咕:“咱国内大米不够吃了?” 这话可就错了!2024年咱国家粮食总产量都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了,大米自给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库存消费比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安全线 。说白了,进口就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你想啊,超市里货架上总得有不同品种的大米吧?咱自己种的中筋大米适合煮饭、做馒头,泰国香米适合做煲仔饭、炒饭,口感香味都不一样,进口就是满足大家多样化的需求。 而且这次采购的时机选得太妙了!2025年国际米价正处于低位,泰国白米价格同比下降了约30%,进口成本比国内普通大米还划算。加上今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挺复杂,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让国际粮价波动不小,虽然全球粮食总产量够,但分布不均,不少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吃饭难的问题 。咱提前锁定50万吨货源,就是把风险降到最低,万一后续国际市场出点岔子,咱也有备用粮,心里不慌。 你们可能没注意,2025年咱大米进口量本来就在增长,1-8月累计进口都超过2024年全年了,8月单月进口更是暴涨285%。这不是因为国内缺粮,而是国际米价实在有优势,而且咱在进口配额管理范围内合理调剂,既不冲击国内市场,又能省钱办大事。国家早就想到了保护农民利益,今年还在河南、江苏等4省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设了228个收储库点,农民种粮有钱赚,根本不用担心进口米抢生意 。 中泰这次合作是实打实的双赢!对泰国来说,50万吨大米可不是小数目,能帮他们消化库存、增加外汇收入,毕竟大米出口是他们经济的重要支柱,前几年前8个月出口额就突破了1000亿泰铢 。对咱来说,不仅拿到了性价比高的优质大米,还巩固了东南亚的粮食供应链,这比单纯买米的意义大多了。现在国际上粮食贸易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国家,咱多找几个靠谱的合作伙伴,就是把“口粮安全网”织得更密。 咱国家的粮食安全策略真的让人佩服,不是盲目追求100%自给,而是“立足国内、适度进口”。手里有充足的库存,国内有稳定的产量,国际上有多元的货源,这才是最稳妥的方式。就像过日子一样,家里囤着粮,外面还有靠谱的卖家,就算遇到点意外也不怕饿肚子。 从历史上看,粮食安全从来都是大事,咱经历过物资短缺的年代,现在能做到“米袋子”满满当当,还能从容选择进口品种,这背后是国家几十年的布局和投入。不是靠运气,是靠实打实的耕地保护、农业科技进步和科学的市场调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温暖太阳

温暖太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