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几乎所有关键资源都仰仗进口。日本的石油进口依赖度早就不是97%那么简单,实际数据高达99%,本土几乎不产一滴原油,每年烧掉的石油里,八成以上都得从遥远的中东运过来,剩下的才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 日本不光石油靠进口,天然气更是离了海外供给就转不动。全国95%以上的天然气都得从国外拉,主要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本土连个像样的气田都找不到。平时过日子还能靠船运勉强维持,真要是遇上冲突,海上运输线一被掐断,国内的电厂、工厂就得集体“罢工”。 能源不够用已经够头疼,吃饭问题更让日本犯难。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常年徘徊在30%左右,意思就是10个人里有7个得靠进口粮食过日子。大米还好点能自己产点,小麦、玉米这些主粮,还有肉类、蔬菜,一大半都得从国外运进来。一旦冲突爆发,粮食进口渠道被阻断,超市货架很快就会空掉,老百姓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更要命的是工业生产离不开的关键材料,日本造汽车、电子芯片、导弹这些东西,都得用稀土。可他们自己地里压根没这资源,稀土进口几乎100%依赖中国。 2024年日本《通商白皮书》显示,有1406个品类的商品,超一半进口额都来自中国,是美国的2.5倍。光家电这一项,日本进口的就超九成来自中国,小到空调、笔记本电脑,大到工业设备的零部件,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别说打长期战争,就算只是供应链出点小问题,日本工业就得停摆。之前有日本企业想把生产线迁出中国,结果发现离开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产品根本造不出来。真要是爆发冲突,中国只要切断这些关键物资供应,日本的工厂就得一个个关门,自卫队的装备坏了都没法修,总不能拿着塑料枪去打仗吧。 军事上日本更没底气,虽然海上自卫队看着装备先进,还在搞史上最大规模整编,要组建什么“水上舰队”,想打造轻航母编队,但规模实在太小。日本自卫队现役人数也就25万人左右,还大多是合同制,预备役力量少得可怜。真打起来伤亡了,根本没法快速补充兵源。 更关键的是弹药储备,有消息说日本的弹药只够支撑高强度冲突一个月。他们的军工企业平时都是小批量生产,和平时期开工率低,想突然扩产都没那产能,生产线、工人都跟不上。就算有F-35战机、宙斯盾舰这些先进装备,没有足够的弹药,也只能当“摆设”。 何况日本作为岛国还没什么战略纵深,东京、大阪、横滨这些核心城市,还有神户、名古屋这些重要港口,全在沿海线上。一旦冲突爆发,这些地方很容易被打击,工业直接瘫痪,海外的资源进不来,国内的产品也出不去,等于被掐住了脖子。 除此之外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也特别脆弱,从中东、东南亚到日本的航线,漫长又容易被封锁。之前日本海上自卫队还能靠美国驻军撑腰,可真要是爆发大规模冲突,美国会不会全力支持还是个未知数。就算美国想帮,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日本的海上运输线一旦被切断,国内很快就会陷入资源枯竭的困境。 就算不打军事目标,光封锁海上运输线,日本国内用不了多久就乱了。石油、天然气一断,加油站加不上油,工厂停摆,电力供应也得缩水,夏天开不了空调,冬天供不了暖。物价会跟着飞涨,粮食不够吃就得限购,老百姓的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很明显现在不是中国能不能撑的问题,是日本有没有资格撑的问题。资源全靠进口,供应链离不开中国,军事力量撑不起长期冲突,战略纵深又没有,民生经不起折腾。真要是爆发冲突,日本可能连14个月都撑不下去,更别说14年了。 时代早就变了,当年的战争场景再也不会重现。今天的日本,早就没了长期作战的基础,真要开打,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日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