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最坏准备?中国两“铁哥们”都援乌抗俄,给我们敲警钟! 最近巴基斯坦和柬埔寨这两个咱们印象里的亲密伙伴,都向乌克兰伸出了援手,这事儿着实给咱们提了个醒——国际关系里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实巴基斯坦和乌克兰的军事往来早不是新鲜事了,早在2014年,两国就签了军事技术协议,巴基斯坦陆军里那三百多辆T-80UD坦克,全是乌克兰马雷舍夫工厂生产的家伙事儿。2018年卡拉奇的防务展上,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还跟巴方敲定了联合研发高精度导弹的合作,连装甲车、军机维护这些细节都谈妥了。 这种长期的军事绑定,让巴基斯坦在俄乌冲突里很难真正中立,有消息称巴基斯坦曾向乌克兰交付过159箱弹药,这些物资经波兰中转后送抵乌军手中。巧的是,就在这之后没多久,欧盟就承诺给遭受洪灾的巴基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着搞家园重建。这一前一后的时间差,任谁看都透着利益交换的味道。 巴基斯坦的立场转变还藏着大国博弈的影子。俄罗斯跟印度的军事合作一直没断过,卖武器、搞联合军演样样不少,这让身为印度宿敌的巴基斯坦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前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还想着亲近俄罗斯,从俄进口小麦和天然气,结果没多久就下台了。新上台的政府在对美态度上明显软化,毕竟美国多年来都是巴基斯坦的盟友,影响力远比俄罗斯实在。 再看另一边的柬埔寨,这个被洪森首相喊过“不靠中国还能靠谁”的国家,也在俄乌问题上动了心思。柬埔寨的经济里藏着不少西方国家的影子,单是澳大利亚自1992年以来就给了超10亿美元援助,农业、教育、卫生这些民生领域全靠这笔钱撑着,疫情期间连新冠疫苗都是澳大利亚送的。拿了人家的好处,总要在某些事上有所表示。 柬埔寨给乌克兰的支持藏得更巧妙,没有直接给武器,而是帮着培训工兵,教乌军排雷技术。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培训项目还有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技术支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少不了美国的施压。 东盟国家虽然整体对俄乌冲突保持中立,菲律宾防长甚至直言“这不关我们的事”,但柬埔寨有自己的小算盘,得罪美国和西方,就等于断了自己的援助来源。 其实这两个国家的选择压根不是针对中国,而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巴基斯坦一边跟中国保持亲密合作,一边继续和乌克兰搞军事研发;柬埔寨嘴上喊着“柬中是命运共同体”,手上照样接澳大利亚的援助、帮乌克兰培训人员。他们分得很清楚,对华友好是一回事,本国利益是另一回事。 俄罗斯之前还想让中国出面劝劝巴基斯坦,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中国心里门儿清,每个国家都是主权主体,怎么选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外人根本插不上手。这两件事往一块凑,算是把国际关系的本质扒得明明白白,从来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铁关系”,只有永远摆在第一位的本国利益。 这事儿给咱们敲的警钟太实在了,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还没消退,总能用援助、施压这些手段撬动小国的立场。柬埔寨拿了澳大利亚的钱,巴基斯坦要靠美国平衡印巴关系,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现实。未来要是中美之间有摩擦,难保不会有其他“朋友”因为利益摇摆。 咱们得明白,维系国家间的关系不能只靠感情牌,利益绑定才是最结实的纽带,像中国给巴基斯坦搞的中巴经济走廊、给柬埔寨的基础设施援助,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关系的压舱石。 同时也得做好最坏打算,清楚没有国家会永远站在自己这边,只有自身实力够硬,利益纽带够牢,才能在国际博弈里站稳脚跟。 小国的生存法则从来都是看菜下饭,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选择没什么可意外的,真正该想的是,怎么让咱们的“朋友”觉得跟中国合作的利益,远比倒向西方更划算,这才是应对一切变数的根本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