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现在摆在省博物馆里的水缸,解说牌上写的是个故事。 但我们家知道,那故事漏了最

诗成北斗 2025-11-13 06:36:29

那口现在摆在省博物馆里的水缸,解说牌上写的是个故事。 但我们家知道,那故事漏了最关键的一环——一把锤子。 还有那个抡锤子的铁匠,一个瘦得脱了相的逃荒汉。 六九年,饥荒。他路过我家门口,我娘心善,给了瓢玉米糊。他喝完,没说谢,走到院里那口祖传的大水缸前,抡起锤子,“铛、铛、铛”三下。 声音闷得像从地底下传来。 他说:“水缸养人。”然后就走了。 从那天起,怪事就来了。缸里的水,十天半月都不带坏的,清得能照见人影。邻居家水井都快见底了,我们家总能从缸底舀出最后一瓢。 直到七六年地震,挪缸的时候磕了个口子,我爹才发现,那陶缸里头,竟然有金属的光。 晚上,他偷偷撬开,里面是一块嵌着磁石的铜板。 后来,零几年的时候,铁匠的孙子找上门,说他爷爷临终前一直念叨这口缸。 他说,他爷爷当年在博物馆打杂,眼看一批青铜器要被当“四旧”砸了,他偷了其中一件“量天尺”,熔了,混进一口缸里。 他敲那三下,是在听回音,确认里面的夹层还完好。 他不是铁匠,他是文物的守护人。 再后来,专家来了,仪器一照,缸腹里藏着一条三十公分长的古尺浮雕。公元前三百年的东西,国宝。 缸被请走了,放进了玻璃柜。 去年我带孩子去看,有个熊孩子隔着围栏也拍了三下,缸底的感应灯“唰”地亮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来了。 当年那个铁匠,他褡裢里那把锤子,在夕阳下泛着一层诡异的紫光。 我敢打赌,那也是一件他从博物馆“偷”出来的,一件没被记录在案的战国铜锤。 他用一件国宝,去拯救了另一件国宝。 解说牌上没有他的名字。 但听打扫的阿姨说,每年清明,都有个老头来,不说话,就站在缸前,手指隔着玻璃,一遍遍地,在缸身上丈量着什么。

0 阅读:13
诗成北斗

诗成北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