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盯台海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已被美军11艘驱逐舰钉死在马六甲。当美国第73特遣队常驻新加坡樟宜基地时,这就宣告了“航道封锁”演习已进入实战倒计时。中国67%的进口原油,都在这个最窄处不足3公里的“嗓子眼”里。 美军智库的推演早已确认:在台海近岸与中国的导弹“硬碰”,成本高昂且毫无胜算。但马六甲不同。兰德公司的结论是,封锁这条航道,能瞬间切断中国67%的石油进口和一半的贸易物资,引发工厂停工。而美军在新加坡樟宜基地的第73特遣队,就是执行这场“低成本绞杀”的支点。 中国的“破局”努力,如中缅油气管线和北极航道,是否能化解这一“七寸”?这恰恰是美国敢于“下注”的底气所在。中缅管线的年输量仅5000万吨,北极航道2024年货运量也才3790万吨。这组数据对比每年数亿吨的马六甲海运量,就是“杯水车薪”。这些“备用吸管”的脆弱运力,根本无法替代“主水管”的功能。 这就迫使中国的战略必须“重置”。马六甲的“脆弱性”反向证明了:台海和南海的“主场优势”,其真正的战略价值,不是为了“打赢”一场近岸决战,而是为了“威慑”美军不敢在马六甲“动手”。我们必须用“家门口”的绝对控制权,去对冲“生命线”被远程掐断的风险。这才是美军选定马六甲的真正阳谋。 你怎么看马六甲这个“主战场”?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