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将战略定力当作软弱,是对中国的严重曲解。中国向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愿与美国发生冲突,是出于对和平发展环境的珍视,毕竟民族复兴需要长期稳定的局面,这是主动的战略选择而非被动的畏惧。如今中国有福建舰、“东风”系列导弹等强大国防力量,早具备守护主权的硬实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从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退缩,所谓“不敢招惹”只是特朗普的片面误读。 2. “实力论”站不住脚,实则是掩饰美国的焦虑与脆弱。特朗普口中支撑美国实力的关税和军队,实际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关税战没让中国让步,反而让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涨、相关产业受损;美军不仅出现过半小时内两架舰载机坠毁的事故,美智库兵推还显示,若与中国冲突美军会快速耗尽远程导弹,后续战力大幅衰减。而福建舰的服役打破了美国航母技术垄断,这让美国对自身霸权地位愈发不安,特朗普的言论不过是掩饰这种焦虑的表演。 3. 本质是讨好选民的政治话术,服务于自身竞选诉求。当前美国大选相关博弈激烈,特朗普这番言论明显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强人”形象。他把“美国强大”和自己的关税政策、重建军队等操作绑定,将中美关系缓和归功于自身政策带来的美国“实力优势”,以此迎合国内部分选民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争取更多支持,背后满是功利的政治算计。 4. 暴露霸权思维,无视中美相互绑定的现实。特朗普的说法透着“谁拳头大谁有理”的霸权逻辑,无视中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苹果、特斯拉等美企深度依赖中国市场,中国也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者,一旦冲突爆发,美国经济必然遭受重创。而且全球诸多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美协作,这种短视的霸权言论,既忽视了双边利益,也不利于全球局势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