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9年,一对上海知青夫妇,于吉林延边插队时,在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里

千浅挽星星 2025-11-11 17:01:06

[微风]1969年,一对上海知青夫妇,于吉林延边插队时,在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里,一起生活了10年。10年后,当知青返城,夫妻二人跟公社反映:“如果我们能回上海,一定要带着李阿妈走。”   1969年,刚到吉林延边的上海知青们的生活很艰难,经常吃不饱饭,这时,独居的李阿妈主动帮助他们,不仅帮这群城里来的年轻人解决了做饭的问题,还耐心教他们种菜、养猪,帮他们慢慢适应了陌生的生活,在当地扎下了根。   李阿妈的帮助不是单方面的,林小兰和姚祚塘也用行动回应着她的善意,后来两人结婚,在知青点居住不方便,李阿妈就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一起住。   姚祚塘用自己的积蓄,把李阿妈的房门、窗户修缮好,还把土墙粉刷得雪白,这种互相帮助的关系慢慢变成了彼此的依靠,让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有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的互相照料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而几次生死关头的互相扶持,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林小兰怀孕后,因为当时条件差,无力抚养,就想放弃这个孩子。   李阿妈告诉她,自己当年因为流产没能生育,一辈子都很遗憾,这番话让林小兰改变了想法,珍惜起这个新生命。   后来林小兰难产,那天晚上,李阿妈摸黑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十几公里,请来接生婆,才让林小兰和孩子平安度过危险。   为了让产后虚弱的林小兰补身体,李阿妈杀掉了家里仅有的两只下蛋母鸡;孩子出生后奶水不足,李阿妈还卖掉了自己的陪嫁首饰,换了一斤红糖给孩子补充营养。   再后来,姚祚塘得了黄疸性肝炎,病情严重,也是李阿妈凭着一个土方子,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经过这几次事,他们之间早就不只是恩人与受助者的关系,而是能互相托付生命的一家人,李阿妈也成了这个家的守护者。   一转眼10年过去,知青返城的机会来了,林小兰和姚祚塘没有丝毫犹豫,向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带上李阿妈,李阿妈担心自己会拖累他们,不愿意跟去上海。   这时,他们年幼的儿子延民说:“阿奶不走,我也不走。”这句话终于让李阿妈放下了顾虑,为了照顾李阿妈,夫妻俩还主动拒绝了生产队给李阿妈安排的“五保户”待遇,决定自己承担起照顾她的全部责任。   回到上海后的十二年里,他们一直兑现着自己的承诺,悉心照顾李阿妈的晚年,返乡途中,他们特意带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李阿妈去北京游览。   之后的日子里,为了不让李阿妈孤单,他们给她买了收音机、彩电;冬天会提前把热水袋暖好,还亲手给她缝制绸缎棉衣,林小兰和姚祚塘的父母也完全接纳了李阿妈,和她和睦相处。   1991年,李阿妈病重,林小兰的父亲还帮忙背着她上下楼去看病,这一年,89岁的李阿妈安详离世,两年后,林小兰夫妇带着她的骨灰回到延边,让她魂归故里,完成了最后的陪伴。   信源:齐鲁壹点 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  

1 阅读:13454

评论列表

邹sir

邹sir

162
2025-11-14 01:06

善良的李阿妈,知恩图报的夫妻俩![点赞][点赞][点赞]

小伙爱读书 回复 11-16 10:18
善有善报的典范!!!当世没有福报,三代内必有大富!

华伟

华伟

79
2025-11-14 07:03

这样的上海人我不喷

哄哄 回复 11-18 09:20
上海本来是移民城市,现二千多万中一半多为新移民,上海早一代的边界感强,给外省人感觉精明,但大多是重承诺,要知道解放初上海支内,大西北,陕甘,江西福建湖北,上海财税达全国三分之一强,外地朋友有谁记得呢?反之上海人记住了浙江的粮,水产。江苏的菜副食品山西的煤,东三省的木材等等,感恩之心没忘过。

用户18xxx13 回复 哄哄 11-18 13:46
讲的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71
2025-11-14 10:01

为好人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5xxx09

用户15xxx09

61
2025-11-14 15:34

善良人遇上善良的人

j风轻云淡

j风轻云淡

51
2025-11-14 12:25

懂得感恩,夫妻俩人,这种精神值的传承。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28
2025-11-14 13:14

知恩图报好样的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26
2025-11-14 20:37

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云淡风轻Myf

云淡风轻Myf

22
2025-11-14 20:13

网上应该多发发这样正能量的真人真事,使人感动。

阿东

阿东

20
2025-11-16 10:59

都是有良心爱心的好人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20
2025-11-15 13:18

有情有义的两代人

平一张

平一张

13
2025-11-15 18:22

善良人有情人好心人长命几百岁!

神就是爱

神就是爱

11
2025-11-16 21:00

善良人的回报!知恩必报!

用户15xxx70

用户15xxx70

9
2025-11-16 17:15

善良有好报

。。。。。

。。。。。

6
2025-11-17 08:44

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淳朴善良,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环境也是如此,物质上虽然贫穷,但精神上是充实的,放到现在知恩可能有图报就说不准了,社会环境大变样,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人变狭隘自私了,好人难做也是现今社会的真实写照。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6
2025-11-18 13:22

善良碰到了善良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5
2025-11-17 09:52

值得宣扬!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5
2025-11-17 19:40

善良的人们有好报[点赞] 人类伟大的同情心是社会前进的必要条件!

WZHGXSD

WZHGXSD

2
2025-11-18 17:04

必须点赞 好人有好报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 不能让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留下阴影 要让美好永存人间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5-11-17 13:08

知青们在特殊的年代,谱写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美好和善良。赞,赞,赞。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