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选公司,比选对象还考验眼光!英皇硬是把公司经营成了艺人的 “避风港 + 提款机 + 亲友团”,而有些公司,纯纯是把艺人当 “一次性赚钱工具”,两边操作对比,嗟叹啊:
1.遇事态度
阿娇当年陷负面,眼看就要被娱乐圈彻底拉黑,英皇压根没跑路,霍汶希更是贴身陪伴,又是对接公益活动刷好感,又是找小型舞台练手感,硬是把快埋进土里的事业给刨出来复活了。再瞅有些公司,艺人刚嘴瓢说句不妥的话,顶多算个小争议,公司连夜就把合作海报、宣传物料全下架,活像跟这人有血海深仇似的,翻脸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
2.事业扶持
谢霆锋脑袋一热想搞 “锋味”,英皇立马砸真金白银帮他搭平台、对接资源,把副业硬是捧成了 IP;李克勤说想当导演,公司眼睛都不眨就批了资金;容祖儿遇转型瓶颈,也没逼她唱没营养的口水歌蹭流量。可不少同行签了网红歌手,那操作绝了,直接把人当成 “人形印钞机”,商演排得比闹钟还密集,恨不得一天掰成 48 小时薅热度。等流量退了,别说新专辑,连首新歌的制作费都舍不得掏,之前画的大饼全凉凉。
3.奖惩福利
英皇电影大卖,直接给团队发金牌,还豪气许诺送导演房子;杨受成给陈伟霆儿子送足金金牌,那宠晚辈的劲儿,比过年给晚辈塞红包的亲大伯还大方。再看有些抠门公司,艺人扛着爆款剧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年底奖金就一张几百块的购物卡。更过分的是,有演员拍戏摔骨折,躺着养病都不安生,公司不光不报销全款医药费,还倒打一耙扣片酬,这操作哪是做事,简直是往人家伤口上撒辣椒面。
4.合约相处
当年梁洛施要解约,英皇收了违约金就体面分手,没搞互撕爆料那套,堪称娱乐圈解约的 “模范案例”。但有些公司简直霸道到没天理,艺人想解约?先准备好天价赔偿金!更离谱的是,居然还用合约管人家婚恋,谈恋爱都得报备审批,这哪是签艺人啊,分明是绑了个 “没有私人生活的专属工具人”。
5.团队情谊
霍汶希在英皇一干就是 32 年,忠诚度比老狗还高;公司遇到难关时,旗下艺人还主动降薪帮忙渡坎,这份情谊比陈年老酒还醇厚。可有些爱豆组合,公司眼里只有卖周边圈钱,钥匙扣、明信片翻来覆去地卖,把粉丝当冤大头。等组合没热度了,连份像样的解散声明都懒得写,直接让成员各奔东西,所谓的团队情谊薄得像张保鲜膜,稍微一扯就破,利尽则散。
说到底,英皇能留住人,靠的从来不是苛刻的合约,而是实打实的走心。那些只把艺人当耗材的公司,看似赚了点快钱,实则把路越走越窄。毕竟暖心的 “家” 谁都想赖着,而满是套路的 “坑”,谁踩谁想连夜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