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快讯!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 2025年11月8日,俄罗斯国防部重磅通报:俄军于7日夜间至8日凌晨,对乌克兰境内军工企业及核心能源设施发起大规模高精度打击,多款远程利器齐发,直击乌军战争潜力根基,俄乌战场态势再添变数。 此次打击堪称俄军“精准破局”之作,不仅出动了被誉为“反导克星”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还搭配了多款远程打击武器形成立体攻势。作为俄军王牌装备,“匕首”导弹以10马赫超高速飞行,2000公里射程覆盖乌全境,其独特的“蛇形机动”轨迹能让敌方反导系统反应时间不足5分钟,突防成功率超70%,此次精准锁定乌能源枢纽与军工生产链,杀伤力十足。 乌方随后发布的通报印证了袭击的严重后果:基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等多地能源设施与铁路交通网络遭重创,截至8日上午,基辅已有4人在袭击中不幸遇难。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紧急发声,确认境内多处油气储存设施被击中,部分设施燃起熊熊大火,火势已出现蔓延风险;更关键的是,连接欧洲的主要输气管道压缩站因断电彻底瘫痪,对欧天然气输送被迫中断,乌方抢修队伍正连夜开展应急处置。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同步披露,此次袭击导致多个关键能源节点受损,部分此前历经修复的设施再次遭毁,短期内难以恢复全额供电。随着寒冬临近,俄军这波“釜底抽薪”式打击,不仅直接削弱乌军武器生产与补给能力,更让乌克兰民众面临“无电无暖”的严峻考验,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已出现民生保障压力陡增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作为欧洲天然气输送的重要枢纽,此次对欧输气中断或将引发连锁反应。此前乌方已在2025年初终止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及过境运输,此次能源设施遭袭,进一步切断了其对欧供气通道,给本就紧张的欧洲能源市场再添不确定性。 从战场逻辑来看,俄军此次打击精准抓住“能源支撑战争”的核心,通过摧毁乌军后勤与民生保障体系,试图掌握战场主动权。而对乌克兰而言,寒冬中的能源瘫痪不仅冲击前线战力补给,更让民生领域承压,后续抢修进度与国际援助能否跟上,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 这场深夜突袭再次凸显俄乌冲突的残酷性,高精度武器的应用让基础设施成为战场焦点。后续是否会引发更多连锁反应,欧洲能源供应能否快速调整,全球目光正持续聚焦。各位读者怎么看?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