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狠人了!一位博主花30万在4S店购买了一辆宝马摩托车,结果只行驶了800公里,轮胎就出现了严重的磨损,找到4S店商讨没有结果,男子干脆办了签证,背着半条轮胎飞到意大利米兰摩托车展,找到宝马总部维权去了。结果品牌方负责人说“轮胎不是我们做的,应该去找做轮胎的”。 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车主够“硬核”,30万的车说维权就维权,还跨国去找品牌方,这勇气一般人真没有。但也有人觉得,轮胎确实不是宝马生产的,车主找宝马总部维权,是不是找错了对象? 国内4S店一开始还承认轮胎磨损异常,可送检后就把责任推给“路况和驾驶习惯”,拒绝质保。车主自己花钱去送检,还没第三方机构愿意出正式报告,协商俩月也没进展,换个轮胎还得自掏近万元。搁谁身上,这心里能舒服吗? 到了意大利米兰摩托车展,车主背着半条磨损的轮胎去找宝马品牌方,对方负责人倒也承认轮胎有问题,说正常情况下行驶800公里不该这样,但又强调轮胎不是宝马做的。这就让人有点懵了,车是宝马的,轮胎是原厂配的,出了问题,宝马就把自己摘干净了? 网友们吵得更凶了。一部分人觉得,品牌方这种甩锅行为太气人,既然轮胎是原厂配备的,宝马就该负责到底,不能因为不是自己生产的就不管了。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车主维权找错了门,应该去找轮胎厂商,找宝马确实有点“冤大头”。 可反过来想,车主是买了宝马的车,才用到这个轮胎的。要是轮胎厂商在国外,普通消费者上哪去找?找宝马总部,不就是因为相信品牌的影响力,觉得能讨个说法吗?结果品牌方来这么一出,换谁不寒心。 这事儿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国内维权难,第三方鉴定机构不敢出报告,商家互相甩锅。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个车,出了问题想维权,咋就这么难? 现在就看后续怎么解决了。要是宝马总部能真正负起责任,帮车主把轮胎的事儿解决了,那还能挽回点口碑。要是还这么甩锅,估计以后大家买宝马车,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读嘉新闻 202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