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经营面条店的父子俩,为了让面条、饺子皮以及馄饨皮看起来更鲜亮,韧性好,父子俩包面粉里加入了有害物质硼砂! 平时买鲜面条、饺子皮,你们是不是也爱挑那种筋道、颜色发亮的? 可上海浦东这家开了多年的老店,却把 “好口感” 变成了 “慢性毒药”。 今年 5 月,市场监管人员突查这家面条铺,在后院储物架上搜出 2.43 公斤 “工业硼砂”。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店里的干面条、原料里,全检出了硼砂成分。 这对父子,为了让面条更劲道、更有亮泽,竟然在面粉里掺工业硼砂,一掺就是好几年。 父亲林某聪从 2020 年就开始这么干,去年把店交给儿子林某后,儿子不仅没改正,还接着添加。 查到案发,父子俩足足用掉了约 30 公斤工业硼砂,多少顾客吃了他们家的面条? 关键是,这对父子自己从来不吃店里的东西! 明知道硼砂有毒,却让无数不知情的顾客天天吃,简直丧良心。 面对执法人员询问,他们还轻描淡写:“最多肚子疼”,完全漠视别人的健康。 大家可能不知道,硼砂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是正经的化工原料,国家早就明文禁止加在食品里。 短期吃了会恶心、呕吐、拉肚子,长期低剂量摄入,肝肾这些重要器官都会被损害。 想想那些天天买他们家面条当早餐、做晚饭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多让人后怕? 好在法律没饶过他们。 法院审理后,认定父子俩犯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父亲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还罚了一万元,儿子判了七个月有期徒刑,罚金五千元。 这个判决太解气了,用别人的健康换钱,就该受惩罚! 这事一出,网友们都炸了,讨论的重点就三个: 小作坊的监管也太松了吧?早餐铺、面点作坊这些地方,得经常查、常态化抽检,不能让它们成了漏网之鱼。 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别光看面条颜色亮、弹性好就买。 优先选有资质的超市、信誉好的商家,来源不明的小摊贩,可得多留个心眼。 平台和市场也得给力,鼓励大家举报线索,发现问题赶紧处置,别让隐患扩散。 网友们还分享了避坑经验:不盲目追求 “超劲道” 的口感,遇到颜色异常、摸起来滑溜溜的面条,直接 pass。 其实做食品生意,诚信才是根本。 这对父子明明知道硼砂有毒,自己不吃却卖给别人,连最基本的职业良心都没有。 他们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店,更是大家对小作坊食品的信任。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口吃的东西,容不得半点猫腻。 希望这次判决能给所有食品从业者敲个警钟:别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健康底线碰不得。 也盼着监管能跟上,把 “看不见的危险” 挡在生产线外,让我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你买面条会怎么选?遇到过颜色、口感可疑的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